時間:2018-06-13 13:06
來源:邢臺市人民政府
(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充分發揮政府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政策引導和市場培育等方面的作用,對具有一定基礎和優勢、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加強引導,重點突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瞄準重大產業領域大力開展專項招商,瞄準重大項目,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做好項目上下游的配套跟進,形成以龍頭項目為依托的產業集群,力爭在重大項目引進上實現新突破;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依托優勢開發區或產業相對集中區域,圍繞區域產業特色,推動創新資源要素聚集,促進其加速發展。
(三)強化創新發展能力。
一是建立健全企業研究開發體系,推動形成創新、生產、經營有機結合的創新鏈條,支持企業申報建立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及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重大科技研發項目,健全技術咨詢、服務機構。二是在核心關鍵技術上超前部署、長期積累,重點開發核心技術,注重配套技術的系統集成,提高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出能力。三是鼓勵和扶持龍頭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訂,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內先進標準。四是完善創新公共服務,著力完善開發區、工業功能區和產業集聚區的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科技信息、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成果推廣、產品檢測、人才培訓和知識產權保護等科技中介服務。
(四)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一是產業配套支持。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用足用好現有政策,在政策扶持上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適當予以傾斜。二是要素配套支持。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在土地、人才、技術等要素優惠政策,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各類要素的有效供給。在遵循國家有關土地利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積極實施更為靈活的建設用地供給政策,保障產業發展用地需求;探索實施多渠道、多元化的人才引進優惠政策,滿足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鼓勵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的相關政策,從科技投入、金融支持、政府采購、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給予支持。
(五)完善工作推動機制。
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統計制度,加強對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發展的統計監測。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對七個專項行動建立部門分工負責制度,逐一明確牽頭部門、責任部門。要強化結果運用,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對專項行動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加強對專項行動實施的督查和問效。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項實施方案
一、前景與基礎
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技術與裝備、產品和服務的綜合性新興產業,從源頭減量、過程利用和末端處理的角度來看,主要包括節能產業、環保產業及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黨的十九大將“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資源循環利用”作為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任務。“十三五”以來,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投資力度,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十三五”末期,節能環保產業將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全國節能環保產業將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長率,到2020年產值將超過8萬億元。隨著國家強化產業扶持,宏觀戰略導向和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節能環保產業再次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市場增量。
近年來,我市節能環保產業實現較快發展,具備較好的發展基礎,2017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50億元。擁有邢臺新天宇水處理、邢臺興國藍晶石制造等一批優秀企業,在脫銷環保技術、新型熄焦技術、焦爐煙氣脫硫技術、節水設備、污水處理、鐵尾礦綜合利用等方面具有較好的發展優勢和市場競爭力。
二、行動目標
行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培育省級創新平臺2家,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企業建立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新突破,國內競爭力明顯增強。
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加大節能環保技術及裝備的市場推廣力度,使節能環保技術及裝備的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國內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支持和鼓勵建設循環經濟產業集群,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快速發展,到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0億元。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每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優秀企業,形成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配套的產業格局。促進節能環保技術研發、設備與產品制造、信息咨詢與服務一體化發展。
三、重點任務
(一)加快推進節能產業。
1.大力開發節能新技術。
依托邢臺市重點骨干企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企業技術中心的研發力量,加強與國內先進企業、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合作,在鋼鐵行業大力開發和引進高爐渣、鋼渣顯熱回收利用技術,低溫余熱高效回收利用技術;電力行業引進火電廠煙氣綜合優化系統余熱深度回收技術,發電機組能源管理優化與控制技術;建材行業引進水泥窯富氧燃燒技術,玻璃熔窯自動控制和熔窯高效保溫技術;化工行業引進合成氨富氧制氣技術,水煤漿加壓氣化工藝技術,三相流燒堿蒸發技術;煤炭行業引進煤炭和煤層氣一體化開采技術;推進工業鍋爐和工業窯爐節能改造,提升工業鍋爐效率,鼓勵余溫余壓利用技術、節電技術、能量系統優化技術、自動控制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
2.推進節能裝備的研發與應用。
加快燃煤工業鍋爐改造,重點推進大型高效工業鍋爐、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工業鍋爐燃燒自動控制裝備、窯爐蓄熱式燃燒裝備、水泥窯生產過程自動控制與檢測系統等高效節能裝備的開發應用;鼓勵和推廣應用新型燃氣窯爐和節能型窯爐裝備、生物質鍋爐、分布式熱電聯產和熱電冷聯供裝備;推進高爐爐頂壓差發電設備、大型純燒高爐煤氣鍋爐、低熱值燃氣輪機、高爐及轉爐干法除塵裝置、轉爐煤氣及余熱回收裝置、焦爐煤調濕裝置、水泥窯及玻璃窯余熱發電裝置、螺桿膨脹動力驅動裝備、煤礦瓦斯抽取和利用設備、電站鍋爐風冷式干排渣設備、合成氨低位能余熱吸收制冷裝置等余熱余壓利用裝備的示范應用;開發合成氨粉煤加壓氣化裝備、合成氨低壓合成裝置、新型轉化管、高效燒嘴、高效換熱器、全燃三廢循環流化床鍋爐、發電廠汽輪機通流改造系統、電站鍋爐空氣預熱器柔性接觸式密封和雙密封組件等節能裝置;支持企業建立能源管理中心系統、能源在線實時監測系統、配備節能監測儀器,鼓勵民用建筑安裝供熱計量裝置。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