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6-13 13:06
來源:邢臺市人民政府
日前,河北邢臺印發《邢臺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隨文印發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項實施方案》。方案提出,發展壯大環保產業。重點研究載體國產化技術、燒結機脫硫技術、火電廠脫硫脫硝脫汞協同控制技術,研制燃煤電廠煙氣脫硫一體化設備、布袋除塵關鍵材料設備以及細微粉塵治理技術及裝備。
邢臺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邢臺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迫切需要適應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充分利用創新資源,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依據《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冀政發〔2018〕3號)、《邢臺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等重大規劃,結合邢臺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需求,制定本行動計劃(2018-2020年)。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放在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突出位置,積極探索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律。以既有產業基礎為依托,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為目的,按照國家和省確定的發展方向,加強關鍵、核心和支撐技術攻關,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提高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創新能力,利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按照做大做強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著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與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與節能環保產業,積極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原則,組織實施七大領域專項行動,建設一批產業園區、產業集群及示范基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培育新動能,提升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層次邁向中高端,在高質量發展中加快建設新時代經濟強市、美麗邢臺。
(二)行動原則。
1.重點突破,示范引領。集中資源要素,瞄準高端領域和關鍵環節,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細分行業和領域中,選擇新能源與智能電網、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7個優勢突出的領域作為突破口,作為未來三年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方向,以重點突破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整體躍升,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2.創新驅動,人才支撐。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著力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集聚各類創新要素,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大對重點領域內企業、項目、人才、技術的支持力度,形成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合力。抓重點工程建設,組織實施一批技術研發、高技術產業化、創新平臺建設、技術改造等項目,提升行業規模和發展水平。抓政策創新和環境優化,深化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強高層次和高技能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強化人才支撐。
3.合理布局,集群推進。立足現有優勢區域、優勢企業,以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高新園區、開發區為載體,合理安排產業布局;以項目為載體,支持優勢骨干企業延伸產業鏈條,突出抓好一批規模大、效益好、帶動性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項目,打造一批創業環境優、核心競爭力強、產業特色鮮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集群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4.開放合作,融合發展。樹立更加開放的理念,以更加包容的方式,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配置產業資源要素。認真貫徹“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大開放戰略,積極加強與京津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大型企業合作,著力優化發展環境。積極采用國內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成果、新技術,不斷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空間和領域。著力引進一批投資強度大、帶動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的重大產業項目,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引進行業知名品牌、先進技術和優秀人才。
(三)行動目標。
產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重點發展新能源與智能電網、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20年,以七大重點領域為主的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帶動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245億元,占GDP比重達到10%左右。產業體系逐步完善,產業水平邁向中高端。
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形成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區域技術創新體系,大幅度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抓好建設一批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重點實驗室,在關鍵領域突破一批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培養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急需的高水平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力爭2020年我市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120家,為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提升產業創新能力。
企業競爭力大幅提升。分層次開展龍頭企業、骨干企業與特色企業培育工作,不斷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新增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市場競爭力的行業排頭兵大企業和一大批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產業鏈完善、關聯帶動作用顯著、具有較好市場美譽度的品牌產品。
產業發展形成新格局。結合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礎、集群特點和創新條件,圍繞“優勢帶動、突出特色、加快集聚、協同發展”的基本思路,著力打造新能源與智能電網、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七大產業,形成各具特色、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產業空間新格局。
二、主要任務和發展重點
圍繞新能源與智能電網、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七大產業,聚焦發展前沿,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開發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鏈的形成與延伸,進一步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創新型園區建設,充分發揮園區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的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實現產業不斷向高端攀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