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11 09:56
來源:福建省政府
(二)優化投融資方式。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形成多方參與投入格局。綜合運用投資補助、以獎代補、財政貼息、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基金投資等方式加大城鄉民生領域基礎設施投入。主動向上對接,爭取中央相應資金支持。大力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城鄉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對有使用者付費和運營潛力的領域要優先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財政性資金從“補建設”向“補運營”轉變。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和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創新投融資方式,用好投資工程包、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等支持政策,按職責分工做好資金保障。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避免各種形式的變相舉債,切實防范地方債務風險。
(三)創新工作機制。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推進“多規合一”促進項目生成,提高項目審批效率,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間。要強化用地保障,統籌安排好用地指標,優先將民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用地需求列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和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加快破解征遷難題,集約節約用地。大力推行安全生產和質量管理標準化,指導規范項目實施,提高項目質量和安全水平。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技術指導,積極搭建對接和交流平臺。鼓勵以縣域為單位,將鎮村污水處理、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等項目進行打包,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推動城鄉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市政公用設施運營管理走向市場化、專業化,提高城鄉民生基礎設施服務質量。
(四)開展督促檢查。各級政府要加強督查考核,并將民生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情況作為各級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參考。省直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項目考評機制,強化跟蹤督促,并探索采取第三方評估等方式,推進任務有效落實。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