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09 10:02
來源:宇墨Umore
作者:王亞飛
由于各地區可用于垃圾填埋的用地越來越少,垃圾圍城面臨的困境亟待解決,國家開始支持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本文統計了近5年來我國城市生理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數量,其中垃圾焚燒發電廠數量高速增長年均增速達18%,與此同時垃圾焚燒占無害化處理比率快速上升,而衛生填埋處理占比持續下降。依據最近6年來垃圾焚燒比率的線性增速,預計至2020年垃圾焚燒處理的模式占無害化處理量將達到55.8%,達到官方在2016年底出臺的“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規劃中提出的50%目標壓力不大。
政策大力支持吸引了眾多重資產企業的投資,2017年上市環保企業在該細分領域共計中標49個項目,涉及總金額273.3億元,而同渠道統計顯示,2016年企業在垃圾焚燒發電僅中標12個項目,涉及總金額47.2億元。依此來看2017年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金額投資增長率近479%。盡管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前期投資高昂,仍吸引著那些能賠得起耗得起等得起的重資產民營上市企業以及市政設計院等爭相投資,它的市場機遇在哪,宇墨咨詢將分別從地域補貼價、各省份市、縣、鄉市場機遇、PPP項目籌劃區這三個角度開展討論。
地域發電補貼有差異,發電量大的項目需選高價補貼區
垃圾焚燒發電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財政補貼和上網電價收入,且并非全部為生物質能源的垃圾可以享受著生物質能源的每噸全補的財政補貼,并且享受著上網電價的這份紅利收入。國家發改委于2012年頒布了《關于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每噸生活垃圾折算上網電量暫定為280千瓦時,并執行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桿電價每千瓦時0.65元(含稅,下同);其余上網電量執行當地同類燃煤發電機組上網電價”。一般實際上網電量遠遠高于折算上網電量,以每日處理800噸垃圾,每噸垃圾發電400千瓦時為例,則單從電價補貼來看,企業每日可獲得0.65*800*280元+120*800*地區燃煤發電機組上網電價(不含稅收等),這個單看上網電價獲得的補貼可謂相當之高,且廣東、湖南、海南等燃煤發電標桿上網電價較高的地區企業獲得的補貼也會更多。除了高價格的補貼額外,垃圾焚燒發電的設備投資相比于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低很多,如此誘人的條件必然吸引眾多企業爭相投資,甚至北控水務、云南水務等傳統污水處理企業都開始通過收購并購跑馬圈地搶占市場。如同當年水務企業全國各地爭相收購污水處理廠一般,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也正開始成為構成環保企業長期穩定營收的業務。此外,在火電能源逐步被新能源替代的大背景下,在一些風電、水電資源不豐富的地區,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發展也可成為城市電力的補充。
市、縣、鄉三級行政區劃維度下的焚燒機遇
首先從各省的城市維度分析,若不考慮人口外流比重,該省份城市人口密度越大、焚燒處置比率越低的地區市場機遇越大。在此宇墨統計了各省份焚燒作為垃圾無害化處置比率與各省份城市人口密度。如圖3所示,黑龍江、江西、河南、陜西、湖南、甘肅這些區域有較大的焚燒缺口,而江蘇、海南、福建、浙江等區域則缺口較小。從上面的分析也知道垃圾焚燒發電這個依靠政府補貼來做的產業與當地政府的財政收入也有很大關系,在經濟較發達的省份區域如浙江、江蘇、山東三個省份地區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數量最多,三個地區焚燒占生活垃圾產生量的比例分別為58.23%,71%,48.25%,已經接近實現東部地區60%的焚燒比例規劃。而經濟較落后但人口密度較小的區域如寧夏、廣西等對垃圾焚燒的處置需求并不那么迫切,但是如黑龍江、河南、湖南這種經濟欠發達區域由于城市人口密度由相對集中,可供垃圾填埋的城市面積越來越少,對垃圾焚燒發電的需求也相對最大。結合上市企業2017年在該領域的中標情況,盛運環保相當明智,企業在2017年在陜西、河南、新疆、內蒙古這些相對缺口較大的區域提早布局,在這四個區域共計中標10個項目,這么看來如此跑馬圈地拿下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的盛運環?;蛟S在之后將迎來穩定客觀的回報。其次是偉明環保,企業中標的3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分別分布在江西和黑龍江兩地,還有就是中國光大國際市場中標項目多,已在陜西、湖南、河南這三個焚燒缺口較大地區開拓了市場,且這些項目多分布在這些省份的三四線城市。
接下來從各省份縣域維度分析,從城建部的數據來看全國各個省份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基本都維持在70%以上,但是除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寧夏這六個省市區外,其余地區焚燒處置垃圾比率均不足10%(圖4),而甘肅、江西、湖南三個省份縣城人口密度最高,焚燒比率缺口相對較大。另一方面,一個地區的垃圾清運量理應與地區的人口密度成正比,但是由于中國縣級以下地區人口遷移度大,戶籍人口密度與常住人口密度出入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從圖6可看在甘肅地區垃圾清運較低但人口密度偏高的地區,人口外流比例會相對較高,當然這里也不排除各地市人均垃圾產生量有較大差異。宇墨通過對各省份縣城垃圾清運量與各省份縣城人口密度分布的分析(圖5),推斷在人口密度相對高且垃圾產生量相對較多的江西和湖南兩省份的縣城區域開辟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相對較容易,而在這些省份縣城中那些旅游景區及高校等區域或有更多的垃圾供給。畢竟對于縣級鄉級地市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有一大難題,當焚燒廠建好后,由于垃圾產生量不足而造成的垃圾發電廠無法長期運營的情況對企業來說乃是硬傷,且在《“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中已提出不鼓勵建設處理規模小于300噸/日的焚燒設施。對于想要進軍縣級區域開辟市場的企業來說,如何有效收集垃圾以及降低收運成本使得焚燒廠實現滿負荷工作將是主要考慮因素。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