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02 14:10
來源:大岳咨詢
在各方的翹首以盼中,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正式發布。通過客觀數據,我們接收到了一系列有利于PPP發展的積極信號。歷時四個月的調整期之后,PPP的發展之路愈發明晰,調整鞏固之后PPP踏上了行穩致遠之路。
大岳大數據在過去半年內持續關注財政部PPP管理庫和儲備清單的變動情況,結合歷史數據和一季度季報,有如下認識和判斷:
一是PPP總規模的增長保持穩定。與之前市面上某些分析預判的論斷不同,92號文的清庫風暴并沒有造成財政部PPP項目庫的大幅縮水。92號文出臺之前,即2017年10月末,管理庫項目共6806個,涉及投資10.2萬億,而截止2018年3月末,管理庫項目共7420個,涉及投資11.52萬億。這意味著,清庫周期內,管理庫項目凈增614個,投資額凈增1.32萬億。由此可見,清庫在將不規范項目、無進展項目清理之后,為更多的規范項目提供了入庫的空間。驅逐劣幣,引入良幣,PPP告別野蠻生長,步入成熟規范期。
二是地方政府仍然認可PPP作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主要供給方式。一季報顯示,除了山東、新疆、內蒙、云南、遼寧,其他省份的管理庫項目數和投資規模相比去年年底都有凈增長。下降的五省之中,云南和遼寧有僅有小幅下降,降幅較大的山東、新疆和內蒙與本省經濟發展戰略的重大調整有關。這表明,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在融資平臺、專項金融債、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徹底偃旗息鼓之后,PPP仍是地方政府提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主要方式。經歷此輪整改,地方政府應充分體會到中央政府“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在今后推動PPP發展的過程中,更加重視PPP的質量。
三是管理庫和儲備清單清理過后,在庫項目的合規性程度大幅提高。據觀察,出庫項目中使用者付費項目占比超過3成,這其中有大量不屬于公共產品的純商業項目、純招商引資項目濫竽充數。對于符合PPP適用范圍的項目,主要通過整改解決項目前期手續、操作流程、回報機制、信息公告等環節不規范問題,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清理出庫。經歷這輪大浪淘沙,無論是社會資本還是金融機構都可以期待項目庫中的項目更加規范,同時未來各方在運作項目時也將謹慎的按照合規的要求推動項目。在資產荒依舊未緩解的當下,PPP項目的資產質量的大幅提高將大大提高對社會資本和金融機構的吸引力。
四是項目落地情況企穩,PPP脫虛向實。92號文以來,金融機構一度收緊了PPP的貸款發放。而數據顯示,隨著大多數項目在庫狀態逐步得到確認,PPP項目落地情況開始企穩并向好發展。一季度新增落地項目595個,新開工項目則達到216個,PPP管理庫項目累計落地率達到44.8%,累積開工率達到18.5%;第四批示范項目落地率接近80%。大岳大數據觀察到,隨著清庫對僵尸項目的清理,各地在項目運作過程中,更加重視與落地和開工相關的資質條件尤其是融資能力和項目運營能力的考察,項目前期的市場調查更加扎實,采購文件和相關合同對融資交割的權責約定更加切合項目實際。后續以落地和開工作為評判PPP項目運作成功與否的標準將成為行業共識。
五是政府付費項目入庫形勢明朗。在此次項目清理過程中,一些省份大幅收緊了政府付費類PPP項目,有的省份甚至原則上不再允許政府付費類項目入庫。這里顯然存在誤區。一季報顯示,一季度使用者付費項目凈減少424個,而同期可行性缺口補貼項目和政府付費項目分別凈增加493個和214個。可見,國家層面沒有對政府付費類PPP項目設卡關門。政府付費是PPP項目的回報機制之一,政府付費項目應該有明確的運營指標,建立長期的績效考核,通過財政承受能力論證來進行嚴格控制。政策層面并未一刀切的否定PPP模式在政府付費類項目的適用。
綜上,2018年一季度PPP運行報告向政府和市場各方釋放出了明確的信號:PPP是中國目前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主要模式,經歷整改后將更加規范。任何改革,經歷波折和調整都是正常的事情,調整和鞏固是為了進一步充實和提高。選定了改革方向之后應堅持改革螺旋上升,而不能再出現改革的低水平重復,也不應走改革的回頭路。
四個月,對于只爭朝夕的市場主體或許有些漫長,但是對于承擔中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改革責任的PPP來說,只是成長過程中的短暫休整。近期出臺的54號文、資管新規集體吹響了PPP和相關金融領域的合規號角,五一勞動節歸來,PPP人將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做規范的PPP,做好的PPP。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