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26 10:34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影
近兩年來,中聯環境依托自身的環衛裝備制造優勢和特色的縣域環境綜合治理理念,在環衛運營版塊強勢崛起。截至目前,中聯環境已經和全國40余個區縣簽訂了以PPP模式進行城鄉全環境服務的框架合作協議,廣西扶綏、廣東潮南、廣東連平、貴州凱里等深度應用了“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環衛PPP項目陸續落地并獲得了政府的高度評價。
2017年9月27日,“廣西扶綏—中聯環境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鎮運PPP項目簽約大會暨項目啟動儀式”在廣西扶綏縣舉行,該項目是中聯環境在廣西第一個落地的城鄉環衛一體化PPP項目,也是廣西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領域第一個PPP項目。該項目特許經營期限30年,30年累計運營服務費近5億元。項目服務范圍包括全縣11個鄉鎮、128個行政村以及670個村屯鄉鎮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的建設,建立健全的“村收集”,“鎮轉運”的垃圾收轉運體系。
2017年10月27日,中聯環境與家寶園林組成的聯合體中標廣東省連平縣環衛一體化PPP項目,項目合作期25年,年度運營費用3328萬元,合同總金額8.32億元。主要涵蓋城鄉生活垃圾轉運站、生活垃圾收集平臺、生活垃圾收集車及運輸車的配置,城區道路的清掃保潔以及13個鄉鎮的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運營服務。
2017年12月21日,中聯環境中標廣東汕頭潮南區城鄉環衛一體化PPP項目,該項目由中聯環境直接運營,運營期15年,建設投資總額為10236.8萬元,主要為潮南區峽山街道、司馬浦鎮、陳店鎮等11個鄉鎮街道提供生活垃圾壓縮及轉運服務。中聯環境潮南項目最大生活垃圾處理量可至1720噸/日,可滿足未來15年的垃圾增長需求。
2018年3月12日,中聯環境中標貴州省凱里市生活垃圾收運系統二期工程PPP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建設期1年,運營期18年。項目主要包括:新建16座小型垃圾轉運站、改建5座小型垃圾轉運站、1座中型運轉站、5座環衛車輛停車場及1套智慧環衛系統。
……
這些成績,得益于中聯環境本身無法忽視的核心優勢:具備強大的投資與融資能力,足以支撐各類環境項目建設及全生命周期的平穩運行;擁有國內乃至全球的最大的環境環衛裝備的產品矩陣,幾乎覆蓋了各種作業場景的需求,可以服務于各類環境治理運營的作業;擁有全國最龐大的的售后服務隊伍,最密集的服務網點,以及最健全的服務體系,可以隨時為環境治理運營作業的裝備提供最專業的維修和保養。
隨著智慧環衛云平臺的成功搭建,使中聯環境實現了環衛裝備的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集成,智慧環衛云平臺具備感知、人機互動、可視化監控、智能處理,決策分析的能力。在大數據平臺下實現對作業人員的網格化管理、作業車輛的智能化管理、作業過程的精細化管理、作業物料的量化管理。
智慧城市全環境治理: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
陳培亮預計,在未來的5—8年,中聯環境就將能夠基本實現智慧城市全環境治理,他向大家描述了這樣一幅令人向往的場景:“早上六點,你起床后提著垃圾出門,來到小區內的智能分類垃圾桶前,垃圾桶自動識別你手中的垃圾袋,實現分類丟棄。在上班沿途,你將看到無人駕駛的新能源動力抑塵車、新能源動力掃路車正在井然有序的作業。綠化帶上,智能市政園林作業機器人正在修剪花木,智能環衛保潔作業機器人正在撿拾路上的垃圾。于此同時,小區內的智能分類垃圾桶已經被無人駕駛的垃圾分類收集車拉走,餐廳內的垃圾也被無人駕駛的餐廚垃圾車拖走,被運送到無人化大型垃圾分類轉運站、無人值守的餐廚垃圾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廠,進行垃圾的資源化處理,最終實現環境的循環運營。”這一切都將由中聯環境打造的智慧環境云腦平臺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從1998年推出國內第一臺吸掃式掃路車,到如今推出全球首款環衛智慧作業機器人和服務于全球100余個環境治理項目,中聯環境構建了國內最為完善的環境裝備產品線,產品市場占有率連續18年排名全國第一,已經成長為行業內極少數集設計、制造、建設、運營于一體的大型環境治理綜合性企業。
中聯環境一直在加快自身戰略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步伐,一方面通過內生式增長,加大對環境產業的研發投入和實踐;另一方面通過外延式增長,積極尋求與企業、政府的合作,以取得跨越式發展。加快實現從環衛機械領域向環境產業領域的拓展,實現從環衛設備提供商到環境產業整體方案提供商和投資運營商的轉型。
陳培亮表示,對于從傳統的裝備制造商到全領域環境服務運營商的轉型,公司進行了多方的市場考量。2017年,中聯環境并入盈峰控股集團,擁有了更大的平臺、更具活力的機制,公司也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時期。國家對于環境治理的重視、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結合環境治理行業以及中聯環境內部的發展,中聯環境堅定了轉型的決心。通過自身的資金優勢、裝備優勢、服務優勢以及環境治理技術優勢,公司可以提供更好的環境治理服務。在轉型之初,中聯環境一直在思考從裝備制造商轉型為服務運營商的優勢在哪里?作為傳統的裝備制造公司,中聯環境的產品是否能支撐公司未來穩定的發展?公司還缺乏哪些產品?市場還缺乏哪些產品?對于轉型過程中公司所做的準備工作,陳培亮表示,中聯環境把提高自身的技術裝備作為重中之重,對裝備產品進行了進一步的提升和優化。為了達到運營服務的穩定,公司對環境運營方面的專業運作能力、專業人才的引進做了多方的努力和改進,同時成立專門的投資和管理團隊、引進先進的項目管理經驗,中聯環境有足夠的能力提供最完備的全領域環境運營服務。
陳培亮最后表示,結合兩個轉型,中聯環境未來將投資30億元用于建設環境產業智能工廠、投入50億元用于創新研發、籌集200億元用于環境投資運營。未來10年,中聯環境有信心成為集智能環境環衛機器人裝備研發制造+智慧云腦全環境投資運營于一體的國際化高科技環保領軍企業,為全人類的環境美好作出最大貢獻。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