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06 09:22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程云
2008-2017年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外資已經喪失了繼續大規模高溢價收購的能力,之前資本融資優勢已不明顯。在PPP熱潮下,一大波不同出身的央企、國企、建筑園林綠化公司和民企雨后春筍般崛起壯大。
以北控、首創為代表的地方國企發展迅猛,以中鐵、中建、葛洲壩、東方園林為代表的建筑園林公司進入環境產業,財務、金融公司也開始尋找優質PPP項目,誕生很多商業模式和融資模式。近兩年,企業之間的并購風起云涌,蘇伊士斥巨資237億元收購GE水處理轟動業界,國內環境企業并購時有發生。
蔣超表示,這10年間,我國水務市場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10年”,國內一大批環境企業競相IPO,據不完全統計,北控水務、桑德國際、碧水源、東方園林等17家優秀的環保企業以不同方式登錄資本市場:
2008年 北控水務(0371)在香港買殼上市并收購中科成;
2010年 桑德國際從新加坡輾轉到香港上市;
2008年,凱發發行水務資產信托
2008-2017年,國內上市的環境企業
在這段時間,金州環境經歷了一系列股權變更后,變得更加沉穩、重換生機。
2014-2017年,金州環境一方面苦練內功培養人才,尋求跨界整合,另一方面不遺余力地開拓新的業務,全面進軍水環境綜合治理、農村給排水等領域。
2018-2027:下一個十年
下一個十年,我國環境產業遇上了最好的時代,兩山論、水十條、河長制一系列頂層設計接踵而來,為我國環境產業發展創造很好的條件,同時環境產業也從單一治理走向綜合生態環境治理,由“點”到“面”,邁入效果時代的大門。
“據我們粗略分析,要完成2030年水環境治理任務,預計需要32萬億資金投入,每年平均投入2.5萬億。”蔣超認為,如果真能保障資金的投入,那環境市場是巨大的,我們每一個環境企業都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然而機遇總是和挑戰并存的,環境產業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企業面臨的壓力更大,債務成本不斷提高、項目投資回報率在下降、將來運營成本的不確定性等因素都制約我們的發展,這些挑戰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解決。
談起今后十年目標,蔣超表示,我們不求快,求穩步發展、精耕細作,發揚“工匠精神”,力求在資本市場上市,做基業長青的和最具社會責任感的環境企業!
最后,讓我們感恩新時代賦予環境人的發展良機!!
并向所有為了夢想始終堅持,努力奮進的環保企業家和環境守護者致敬!!!
至此,雷鳴般的掌聲響起······
聽完蔣超的演講,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有感而發說到:
金州環境是我國環境產業30年的見證者,旗下依次成立了太平洋、建工金源等工程公司,當時是獨領風騷。在BOT模式的早期,蔣總用超前的眼光、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運作能力,在眾多著名的項目中都出現了“金州”的身影。經濟危機前,金州環境一直是行業十大影響力企業。在我眼里金州環境是一個“打不垮”的公司,它體現了環境產業的精神——為了夢想始終堅持不離不棄,我們應該向蔣總致敬、向金州致敬、也向我國水業過去二十年致敬!!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