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2-27 09:45
來源:河南省發改委
優化布局。各地布局靜脈產業園要加強與已建、在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銜接,統籌推進餐廚垃圾、建筑垃圾、城市污泥等廢棄物處置項目建設,實現項目集中布局、產業協同發展,把靜脈產業園打造成處置各類低值廢棄物的主流模式。
科學選址。結合城市發展、工業及居民用熱需求,充分利用荒地、劣地,優先在垃圾填埋場或在運垃圾處置設施附近布局建設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選址要嚴格執行《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技術規范CJJ90》標準。
有序推進。優先支持現有生活垃圾處置能力嚴重不足以及衛生填埋場3年內封場的市縣加快規劃建設靜脈產業園,其他市縣結合本地區垃圾處置實際需求統籌考慮規劃布局靜脈產業園。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等分散處置項目的市縣,原則上不再規劃布局綜合類靜脈產業園。
(五)強化運營管理
完善提升收運體系。結合靜脈產業園城市廢棄物處置設施,加快推行城市垃圾強制分類,實現城市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推行農村垃圾“分類收集、清掃保潔、中轉運輸、終端處理”一體化運營,形成“戶分類、村收集、縣(市、區、鎮)轉運、園區集中處置”的模式,實現農村垃圾全量收集處置。加快建立餐廚垃圾排放臺賬登記制度,推進餐廚垃圾密閉運輸、集中處置。
創新建設運營模式。完善特許經營制度,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吸引行業龍頭企業參與靜脈產業園建設運營。規范招投標管理,鼓勵省內企業與國內行業龍頭企業以聯合體的形式建設靜脈產業園。支持生活垃圾收運處置一體化運營。
實行全過程智慧管理。充分利用“互聯網+”,建立園區信息化管理平臺,對垃圾清運車輛和線路進行統籌調度,對生產企業進行全過程視頻化管理,實現各類廢棄物“回收—運輸—處置”全流程數字化監管。
(六)堅持高質量建設
打造綠色園區。按照產業循環化、設施綠色化、生態景觀化要求,建設環境優美、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綠色低碳并具備環保教育和文化旅游功能的公園式靜脈產業園。
突出環保治理。從嚴從新執行環保排放標準,高水平建設園區廢水、廢氣、廢渣處理設施,加強垃圾焚燒煙道氣、粉塵顆粒物、垃圾滲濾液治理,確保穩定達標排放。以“裝、樹、聯”為重點,全面提升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環境管理整體水平。嚴格按照國家和省里相關規定處置園區產生的危險廢物,防止出現二次污染。
優選技術工藝。結合不同類型廢棄物的處置規模、理化性質,科學選定技術工藝,合理配置處置設備。所選技術、工藝和裝備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確保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
(七)帶動產業發展
壯大提升環保裝備制造業。依托省內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城市污泥和餐廚垃圾等有機廢物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液厭氧消化、高溫高壓粉碎處置醫療廢物等技術裝備,大力發展智能化垃圾收儲轉運車、大中型垃圾壓縮中轉裝備、智能分選裝備。研發生產環境在線監測儀器儀表、應急監測設備和自動化監控系統。
積極培育環保服務業。發展環保服務總承包、環境治理特許經營等綜合環保服務業,推廣城鄉垃圾一體化收運、環境第三方監測等專業化、社會化運營模式,培育環境咨詢評估、生態環境修復等環保服務新業態。
四、組織實施
(八)加強組織領導
省發展改革委會同住建、財政、國土、環保等部門建立廳際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實施靜脈產業園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市縣政府負責具體實施,加強部門配合、上下聯動,合力推進靜脈產業園建設。
省發展改革委負責靜脈產業園建設綜合協調,研究制訂支持靜脈產業園發展的政策措施,定期召開廳際聯席會議例會,會同相關部門對各市縣上報的靜脈產業園建設總體方案進行集中會商。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指導各地加快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廚垃圾的收運、中轉和集中處置等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省財政廳負責統籌現有財政政策支持靜脈產業園建設,省國土資源廳負責保障靜脈產業園建設用地,省環保廳負責靜脈產業園環境監管,確保達標排放。
市縣政府負責制定靜脈產業園建設總體方案和年度推進計劃,審批靜脈產業園重點建設項目,統籌推進園區建設運營管理。
各市縣靜脈產業園建設總體方案按程序上報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經部門聯席會議會商同意并函復后實施。已辦理審批手續但未實質開工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要統籌納入靜脈產業園建設。未列入各地靜脈產業園的新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各地發展改革委不得辦理項目審批手續,電力公司不得安排接入電網系統。
(九)加大政策支持
按照“污染付費、公平負擔、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則,進行政策扶持、投資引導和適度補貼。合理制定和調整垃圾處理收費標準,嚴格落實垃圾發電全額收購、上網電價和稅收優惠政策,探索建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區域生態補償政策。各地對符合規劃的靜脈產業園及重點項目,比照城鎮基礎設施項目落實用地政策。
(十)完善投融資機制
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優勢,大力推進綠色信貸業務,支持靜脈產業園及重點項目建設。鼓勵省級投融資平臺設立產業基金,運用市場化模式參與項目建設。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鄉垃圾處理、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運營。積極推薦市縣靜脈產業園申報國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爭取中央財政資金和統籌利用現有省財政專項資金支持靜脈產業園建設。
(十一)加強宣傳引導
鼓勵靜脈產業園設立科普展廳,著力打造科普基地和循環經濟教育基地,加強環境友好宣傳教育,引導消費綠色產品,實現社會與政府良性互動。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網絡、電視等媒介,加大宣傳力度,健全公眾溝通工作機制,提高公眾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建設項目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附件:靜脈產業園建設總體方案編制指南
附件
靜脈產業園建設總體方案編制指南
為推動我省靜脈產業園建設順利開展,規范各地靜脈產業園建設總體方案編制工作,制定本編制指南。
一、總體要求
(一)統籌區域城鄉各類廢棄物資源量,明確靜脈產業園功能定位、各類廢棄物處置設施建設規模和服務范圍。生活垃圾收集處置應覆蓋城鄉;餐廚垃圾主要覆蓋中心城區(或縣城建成區);其他廢棄物可根據資源量合理確定適當經濟規模。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