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2-05 09:13
來源:甘肅省政府辦公廳
下大力氣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國企國資改革“1+N”制度體系基本構建完成,58戶省直部門管理企業實現改制脫鉤和統一監管,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完善,“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職工戶數完成三分之二以上。省屬企業重組整合步伐加快,甘肅能源化工投資集團、甘肅鐵路投資集團掛牌運營。白銀有色、莊園牧場、國芳集團成功在滬深主板上市,白銀有色成為國內有色行業首家整體上市的大型企業集團,甘肅銀行在港交所上市,是西北地區首家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開展“銀稅互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全年共發放貸款479.75億元。
深化“放管服”改革。省政府取消調整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106項,取消省級政府部門證明事項63項。建立投資項目并聯審批工作機制和操作流程,加快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推行“50證合一、一照一碼”,平均每天新增市場主體700多戶。降低企業用電成本超過50億元,電價改革及電價降成本的做法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取消全省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改革的深入推進,使一些多年想改而沒改或沒改徹底的問題得到解決,經濟發展的活力動力增強了。
五是緊緊扭住擴大開放拓展新空間。加快推進以鐵路、高速公路為主的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寶蘭高鐵開通運營,實現了我省西出東進全線高鐵貫通,蘭渝鐵路歷經9年建設全線開通,圓了建設西部地區南北鐵路大動脈的跨世紀百年夢想。中蘭客專開工建設,敦煌機場擴建全面完成并投入運營,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成并網運行。渝桂黔隴四省區市共同發起建設中新(新加坡)南向通道,簽署合作共建框架協議和關檢合作備忘錄,成功首發蘭渝、隴桂鐵海聯運貨運班列,實現了西北與西南、中亞與東南亞、“一帶”與“一路”的三大連通,甘肅的樞紐地位和通道優勢更加凸顯。謀劃建設絲綢之路信息港和國際知識產權港。中國(甘肅)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運行,我省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135億元、增長32%。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酒鋼集團牙買加165萬噸氧化鋁項目正式投料生產。通道建設的歷史性突破,標志著我省對內對外開放的門打得更開了。
緊盯各行業國內外領先技術、領頭企業、領軍人物,開展精準招商。在北京舉辦世界500強走進甘肅對接會,在香港舉行中醫藥產業項目合作交流會,組織隴商回家鄉、民企隴上行等招商引資活動,引進一大批行業知名龍頭企業。敦煌文博會、蘭洽會、國際旅游節等重大節會越辦越有成效,進一步提升了甘肅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我們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最大努力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10件為民實事全部兌現。新增14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總數達到58個,蘭州新區職教園區、甘肅中醫藥大學和平校區一期建成投入使用。蘭州大學躋身“雙一流”大學行列,與教育部、國防科工局共建蘭州理工大學,在省屬高校建成首個院士專家工作站。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消公立醫院實行60多年的藥品加成政策,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醫聯體建設,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與全國平臺接通運行。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群及城市低保人群大病保險起付線由5000元降至3000元。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失業保險金、工傷傷殘津貼標準調整及城鄉低保提標、農村特困救助供養省級補助提標工作全面完成。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敦煌研究院榮獲第三屆中國質量獎,我省運動員在第十三屆全運會上取得歷史最好成績,省科技館建成開館,成為西北最大的科技博覽中心。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各類創建活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的局面進一步鞏固。平安甘肅建設有力推進,全省刑事發案總體下降20.9%。定西市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長安杯”獎。狠抓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全年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扎實推進隴南“8·7”特大暴洪泥石流災后重建。戶籍制度改革穩步實施,新增城鎮人口38.95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5.62%。城鎮新增就業43.78萬人、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529.5萬人,選拔1.7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幫助15.7萬名失業人員再就業和3.7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1%和8.3%。城鄉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增速明顯跑贏經濟增速,城鄉居民的腰包比以前更鼓了。
過去的一年,我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轉變工作作風,努力把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貫穿于政府工作全過程;認真整改中央巡視“回頭看”反饋的突出問題,堅決肅清王三運、虞海燕等人的流毒和影響;全面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認真落實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制度,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定《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6部,制定政府規章10部,576件人大代表意見建議、753件政協委員提案全部按期辦結;進一步加強審計監督,整改落實問題資金123億元;強化行政監察,立案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7141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8905人;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扎實開展“三糾三促”專項行動,厲行勤儉節約,全省“三公”經費支出下降29.5%、省級下降25.3%,節約資金全部用于民生建設。
總的看,去年我們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比預想的大,由于受傳統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緩慢、企業對市場和政策反應不靈敏、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往年基數較大和部分干部不作為等多重因素疊加的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大幅下降,工業增加值增速由正轉負,生產總值增速為3.6%,沒有完成預期目標。但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戮力同心、銳意進取,辦成了一些大事、攻克了一些難題,經濟運行質量效益的穩步提升和城鄉居民收入的較快增長,說明我省經濟發展穩的基礎在鞏固、好的因素在累積、進的勢頭在持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扎實推進和省屬企業改制改革的攻堅破冰,正在逐步實現我省經濟結構的脫胎換骨;全省自然保護區絕大多數問題得以解決和許多突出環境問題得到大力度整治,更好地滿足了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中新南向通道的開通運營和重大交通項目的建成突破,打開了我省對內對外開放的新局面。所有這些,都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較好基礎,讓全省干部群眾進一步增強了推動新時代甘肅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