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20 14:46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影
在開發大容量爐排爐的同時,光大在高參數焚燒技術應用方面,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主要從幾方面著手:一是提高鍋爐初參數,二是蒸氣中間再熱,三是降低鍋爐排煙溫度,四是汽機高轉速。楊仕橋說到,中溫中壓的效率一般在20%-21%之間,光大國際已運行的中溫次高壓博羅項目垃圾焚燒熱效率已經接近25%,在國內也得到了成功運用。中溫次高壓中間再循環項目,采用6.5兆帕壓力,目前正在江陰實踐,預計熱效率將達到27%。明年建成后,我們會把這個技術進行全面推廣。蘇州四期項目采用超高壓,壓力達到13.7兆帕,加上中間再熱,預計這個項目的熱效率將超過30%,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煙氣系統研發方面,光大國際一貫堅持要走在行業的前面,始終堅持高標準排放,開發出了具有光大特色的、高效煙氣處理技術,現階段主要采用兩個工藝流程。其一是“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處理后的煙氣,可以達到歐盟2010標準的要求,二噁英排放濃度小于0.1ng/Nm3。其二是采用了更先進的“SNCR + 半干法 + 干法 + 活性炭 + 布袋除塵器 + 低溫SCR + 濕法 + 脫白”的煙氣處理工藝,實現超低排放。剛剛運行的杭州九峰項目就是采用的這種工藝,煙氣排放優于歐盟2010標準。目前光大制造煙氣處理系統成套設備已銷售168臺套。
光大滲濾液處理技術是在沒有國外同類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完全依靠自身科研力量摸索出來的。從最早第一代技術發展到今天,形成了以第三代工藝為代表的,具有光大特色的成熟工藝路線 ,并在高效、節能 、穩定的第三代工藝基礎上,成功開發出了第四代技術,實現了總氮的超低排放。通過努力,第四代技術已成功應用在國內一次性建成最大的、排放標準最高的城市生活垃圾發電項目——光大杭州九峰項目,實現了全廠垃圾滲濾液“全回用、零排放”。
科技引領,創新發展。新時代,創新能力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楊仕橋通過中國首個城鄉一體化項目——光大安徽靈璧項目介紹,說明了正是在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下,光大國際通過模式創新,開辟出了一個嶄新的市場,實現了新一輪的行業引領。該項目突破了單一項目制式化圍墻,首次開創性地把垃圾焚燒發電與生物質發電融為一體,解決了縣、鄉生活垃圾與農林垃圾統籌處理的行業難題。新模式運作下的項目,不僅大大提升了環境服務產出,還比開發運營兩個獨立項目降低了整體開發和運營成本,從而增強了項目的整體投資回報水平,同時也加快實現了欠發達地區縣域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這是光大國際今年強勢推出的一個新投資模式,在實際的運用中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旗下的綠色環保板塊在短期內一舉取得了12個一體化項目,總投資近70億元。
四、新階段要加快技術成果轉化
楊仕橋指出,進入新階段,垃圾焚燒企業要繼續加快技術成果轉化,積極開發配套的新產品,為實現高效焚燒、實現高質量發展服務。光大國際一直堅持科技引領,在產業鏈上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堅持光大制造。BIC回轉窯危廢焚燒處理設備就是其中之一。危廢焚燒爐一般都是順流的,焚燒熱量得不到充分應用,光大國際的逆流式焚燒爐能夠降低排渣的溫度,把焚燒的熱能進行充分利用,大大提升了經濟效益。
光大國際在餐廚垃圾處理方面也進行了探索,目前,光大國際的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實現了無人干預分選、全自動控制、系統全封閉,臭氣實現有效控制,大大降低了處理成本。
另外,光大裝備制造板塊圍繞實現垃圾焚燒高效處置,研制出了PNCR新材料、污泥干化、噴槍和霧化盤等一批新產品。如,為了滿足有些地區對氮氧化物低排放的要求,開發出了PNCR高分子材料,投資可遠低于SCR,同時具有操作方便,NOx控制效果優、運行成本低的優點。為持續提升煙氣處理水平,連配套的噴槍和霧化盤也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針對中國垃圾焚燒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不斷優化,處理效果大大提升。
楊仕橋指出,在十幾年發展中,光大國際也與同行合作了一大批高標準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合作,公司成功將每一個用戶發展成為可以彼此信任、彼此倚重的好伙伴。
對于進入垃圾焚燒行業的新投資者,楊仕橋坦誠地講,今天的垃圾焚燒處理已經不同于往日,標準也不同于從前,如果重復別人過去走過的路是不明智的。進入垃圾焚燒行業的新投資者,可以通過與有成熟經驗的、技術實力強的企業合作,實現彎道超車。如,投資項目可以采用EPC的方式,由合作企業來建設,并一并將其技術經驗移植過來,站在一個高的起點發展自身事業。如果想從零追趕經驗成熟的、技術實力強的企業,可能不僅追不上,還將難以生存。
最后,楊仕橋表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光大國際愿以“開放、合作、共贏”的心態,與各位環保同行進行多種類型、多層面的交流與合作,共建美好家園。
附:行研提問
國信證券首席分析師 陳青青
垃圾焚燒行業從“十二五”到現在是補歷史欠帳的階段,是跑馬圈地的階段,未來幾年這個階段會結束,所以垃圾焚燒現在提升到了40%以上,未來行業發展新增量來自于垃圾比例持續提升,您認為中國未來到什么樣的比例是相對合適的比例?
楊仕橋:這個比例有多少,根據我們國家的發展情況和經濟水平來決定。像東部地方要達到60%,如果要達到這個比例,我們還有大量的空間。我也贊同薛老師講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現在這個市場是群雄并起的時代,但這個時代不會永久發展。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是從量到質的發展,質發展時一定要求你具有很強的實力和戰略眼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今天覺得這個平臺很大、在上面活得很舒心,實際這是風險最大的時候。如果不做戰略調整和對未來做鋪墊 ,在未來競爭中肯定會敗下陣來。這個比例我不大好說,但人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是無止境的,那這個比例就一定會向上漲,只是漲幅會越來越小。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