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01 10:38
來源:四川經信委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資源綜合利用率仍然偏低,利用水平不高,釩鈦磁鐵礦與進口礦性價比優勢逐步減弱。
二是科技攻關亟待突破,科研資源效用有待提高,實現釩鈦磁鐵礦清潔高效利用、提高鈦資源利用率及利用水平、鈦精礦高效清潔制取用于氯化鈦白和海綿鈦生產的高品質富鈦料關鍵技術,促進鋼鈦結合、鈦合金進入高端應用領域等技術瓶頸均未獲得根本性突破。
三是產業布局不合理,企業配套不完善,龍頭企業的輻射作用不強。產品結構與地區需求結構不匹配,且區域品種結構優化空間有限。鈦產品中高端路線未完全打通,鈦及鈦合金用途有待拓展。
四是裝備水平總體不高,工藝水平與發達地區有較大差距。省內釩鈦鋼鐵企業在國家產業政策限制類低限附近的高爐、轉爐、電弧爐較多,面臨裝備升規、工藝升級的巨大壓力。
五是面臨向清潔生產和發展循環經濟轉型的壓力。攀西釩鈦磁鐵礦資源較為特殊,雜質多、難冶煉、難分離,礦物中含硫高。鈦白產業仍以硫酸法為主,氧化釩生產仍以鈉鹽法為主,三廢排放量大,處理費用高。
六是產品質量與國際產品比較還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國內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尚未構建。另外,鋼鐵產品除攀鋼有板材、高速重軌、特鋼等高檔產品以外,其余大部分企業都以建材為主;龍蟒和攀鋼的鈦白產品質量在國內為優質產品,但與國外產品相比還有一定距離;稀土高附加值產品還比較少。
七是市場競爭力不強。產品以粗加工和中低端材料為主,因區位劣勢和物流成本高、電價高、融資難等因素,導致生產成本過高,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
(三)面臨的形勢。
1.機遇。
宏觀環境方面,“信息經濟”有望成為新亮點。隨著國家“互聯網+”戰略的提出,為鋼鐵、釩、鈦及稀土電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互聯網與鋼鐵、釩、鈦、稀土等結合,一方面提升工業生產流程的綠色化和智能化;另一方面,互聯網的應用將進一步降低流程制造業的成本、提高效率、推動技術進步、組織變革,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發展新形態。
技術支撐方面,隨著世界各國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3D打印、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新突破,為我省釩鈦鋼鐵及稀土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政策環境方面,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要求,國家實施《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鋼鐵產能轉移、“互聯網+”等重點戰略舉措,對我省釩鈦鋼鐵及稀土產業提供了新舊動能置換的良好政策環境。
資源環境方面,資源的戰略地位不可取代。我省鈦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26%,釩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36.4%,稀土、鐵礦儲量居全國第二。攀枝花已成為全國單個城市鈦企業密集度最高、鈦產品品種最多、產能最大的城市。鈦原料占全國產量的60%以上,鈦白粉占全國產量的15%以上;鈦渣冶煉技術處于亞洲領先地位,鈦原料生產能力位居全亞洲之首,鈦精礦、鈦渣等已有一定的定價權。
2.挑戰。
全國化解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工作進入深水區,任務更加艱巨。我國鋼鐵產業自2011年第三季度起就進入了產能嚴重過剩的困境,已經持續多年,“十三五”化解過剩產能任務艱巨。據相關資料測算,2015年我國粗鋼產能利用率不到70%,距離合理水平有較大差距。隨著化解鋼鐵產能過剩工作的推進,現有措施的壓減空間已越來越小,難度越來越大,債務處理、職工安置等問題積累的風險逐步提高。
企業經營困難、資金斷鏈風險加大。鋼鐵、釩、鈦、稀土等產品的價格經歷了2013-2015年的歷史低位時期,龍頭骨干企業前期虧損嚴重、債務負擔沉重,加上融資難,資金斷鏈風險較大。
環保治理保持高壓態勢,給企業提出更高要求。鋼鐵行業是環境污染防治的重點行業。2015年我國實施新《環境保護法》,增加了政府追責、公益訴訟、按日無上限記罰、責任人刑事拘留等舉措。與此同時,鋼鐵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也大幅提高。由于我省鋼鐵企業環保裝備不足,相當一部分鋼鐵企業不能滿足環保治理的新要求,須加大環保投入,生產經營成本進一步上升。
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對我國鋼鐵、釩、鈦、稀土產業競爭力提出更高要求。2008年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特別是隨著德、美、日、英、法等國發布振興制造業的計劃或戰略,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特征的新技術革命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必將大大提高老牌強國的鋼鐵、釩、鈦、稀土產業競爭力。一些發展中國家也緊抓全球產業再分工的機遇,利用局部鋼鐵、釩、鈦、稀土需求增長加快、勞動力和資源優勢等,積極承接產業及資本轉移,拓展國際市場空間。在新的國際競爭環境下,特別是不斷出現的國際貿易摩擦,鋼鐵、釩、鈦、稀土產業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重擠壓的嚴峻挑戰。
二、總體要求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大力推進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和“兩個跨越”,緊緊抓住實施《中國制造2025》及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一帶一路”和“互聯網+”戰略的重要機遇,牢固樹立和切實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調結構、轉方式、促創新,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為目標,以創新驅動、兼并重組、產能置換、節能減排、市場開拓、智能制造等為工作重點,推動釩鈦鋼鐵及稀土產業規范發展、轉型發展,加快重點企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做優鋼鐵,做強釩鈦,做精稀土,推動釩鈦鋼鐵及稀土產業向中高端邁進邁,建成世界級的釩鈦、稀土產業基地。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技術創新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進一步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學、研、用、投緊密結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大力推進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格局創新、發展平臺創新。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