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甘肅環保廳印發《甘肅省“十三五”環境保護科技發展規劃》

時間:2017-09-25 13:39

來源:甘肅環保廳

4.科技創新對循環經濟的引領和支持作用凸顯

“甘肅省城鎮污水處理回用技術應用示范”和“餐廚垃圾檢測指標體系與綜合處置模式研究”等循環經濟類科研項目的研究與推廣,對貫徹落實《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和《甘肅省循環經濟促進條例》,推廣我省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提升我省循環經濟發展技術支撐能力和裝備水平取得了良好示范效果。

5.節能環保產業得到一定發展

截止2015年底我省環境保護及相關產業單位達到126個,產業以小、微型企業居多。我省環境保護及相關產業年銷售收入44.09億元。其中,環境保護產品銷售收入3.99億元,環境友好產品銷售收入13.47億元,資源綜合利用產品銷售收入23.71億元,環境服務業收入總額2.92億元。生產類型為水污染治理產品、大氣污染治理產品及噪聲振動與控制產品、環境友好產品、環境標志產品、有機產品、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生產及環境服務業。“十二五”期間,我省通過持續加大對重點節能環保企業政策、資金、信息方面的支持和服務,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研發出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科技新技術、新裝備,初步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產權和核心技術的企業,這些企業帶動了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為我省完成節能降耗任務、減輕大氣環境壓力,做出了積極貢獻。

6.環境管理研究與運用取得較大突破

“十二五”期間,我省在脫硫脫硝電價政策、健全完善生活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調整城鎮污水處理廠價格、垃圾收費政策、排污權交易試點、環境信用等級評價制度、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生態補償制度建設等方面開展了環境相關政策研究與應用。通過深入開展研究完成了《甘肅省事業單位取水定額》、《甘肅省工業企業環境保護標準化建設基本規范》(DB62/T2309-2013)、《甘肅省建設項目環境監理技術規范》(DB62/T2444-2014)、《在用壓燃式發動機汽車排氣煙度測量方法及排放限值》(DB62/T2576-2015)和《在用點燃式發動機汽車排氣煙度測量方法及排放限值》(DB62/T2575-2015)等一批環境保護地方標準和管理規范。此外,在環境科學技術相關科研成果支持下,環境管理科學化與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蘭州市通過精細化環境管理穩定退出“全國十大污染城市”。通過蘭州馬拉松、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等重大活動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為我省大氣污染防治積累了寶貴經驗。

7.省級環保科技項目研究積極開展

自“十二五”起,我省加大對環境管理、環境科技基礎和應用能力等方面的研究,省環保廳每年支出50萬元開展環境管理、環境科技基礎和應用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共計支持135個科研項目研究。通過省科技廳科技支撐計劃和科技重大專項計劃支持了7個循環經濟類環保科研項目,共獲支持資金106萬元。這些資金支持激發了我省環保人員科學研究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了我省環保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二)我省環境保護科技發展存在的問題

1.環保科技創新能力不足,領域發展不均衡

我省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面對新形勢新要求,環保科技整體創新能力尚顯不足,對新型環境問題探究還不夠深入。“十二五”期間,我省水環境治理、大氣污染防治和自然生態環境治理方面研究居多,在土壤污染治理關鍵技術方面研究嚴重不足,污染減排、環境風險防范預警、應急處置、環境修復的科技貢獻不夠,整裝成套環保技術及裝備研究應用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科技成果實際轉化應用率較低。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的相關研究尚不足以全面支撐我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需求,急需以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引領防治技術研發方向,以堅實的科技體系支撐污染綜合治理和環境管理決策能力提升。

2.環保科研總體水平不高

近年來,我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取得一定進步,但與全國發達省份及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總體水平不高,僅有個別研究領域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我省在過去5年間發表論文呈逐年上升趨勢,但省內各主要研究機構環境保護類相關論文影響因子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論文質量不高,影響力較低,成果實用性應用偏少,不能為環境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2014年我省環保裝備制造企業僅有14家,以生產污廢水和廢氣處理裝備為主,固體廢棄物處理裝備、監測設備、噪聲治理裝備、生態修復設備生產企業較少。

3.環保領域創新培育機制尚不完善

新興環保產業培育機制尚不健全,環保科技研發能力和進度遠遠不能滿足環境管理戰略轉型的迫切需求。此外,環保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項目管理、經費使用、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方面體制機制還不完善,環保科技評價導向、環保科研誠信和創新文化建設活力不足,科技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一定影響。

4.環保科研能力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

我省環境保護領域科學技術研究尚不能解決復雜和潛在環境問題,不少環境問題的成因、機理和機制研究不足,例如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境退化機理、生態系統修復和保護與重建關鍵技術、生態環境風險管控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嚴重欠缺。環境污染過程、演變規律、污染物傳輸和控制途徑等研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應對環境突發事件的基礎理論和規律研究明顯不足。環保科研投入嚴重不足,缺乏必要的科研硬件設施,無法有效發揮環境科研在解決重要環境問題和促進環保產業發展方面應有的作用。環保產業缺乏研發能力和成規模的環保產品設備生產單位,整體實力薄弱,難以對社會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形成有力支持。

(三)我省環保科技發展的趨勢與需求

“十三五”時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面改善環境質量是我省“十三五”期間綠色發展的主要目標,環境科技創新是解決我省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驅動助力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戰略需要。強化創新驅動和科技支撐,激活環保活力,是環保科技工作的重要發力點。因此,要以《甘肅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目標和重點任務的需求為導向,以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中可能遇到的重大熱點、難點問題為著力點,圍繞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與可持續發展,發揮環境科技創新在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綠色轉型中的應用與實踐作用。聚焦突出問題,加強科技支撐,重點實施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科技重大專項,大力研發解決制約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污染控制、生態保護和環境風險防范的高新技術、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研發氮氧化物、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危險化學品等控制技術和適合國情、省情的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等技術。大力推動多污染物協同控制等綜合控制技術研發,開展環境調查評估、環境風險評價與環境健康、風險防范、環境應急處置、環境監測預警等方面的基礎研究與應用,夯實環境基準、標準制訂的科學基礎,完善環境管理技術體系;推進國家、省級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野外觀測研究站等建設;強化先進技術示范與推廣,發布一批新技術成果、推出一批新產品裝備,促進一批新項目合作,推動環保技術、工藝、產品、裝備和服務升級與進步。

編輯:劉影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