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1 09:23
來源:徐海云博客
有人把該市人均餐廚垃圾處理量0.4千克/日當作政績,號稱排在全國前列,果真如此,可稱全國第一,世界第一也當之無愧。
德國垃圾管理世界先進,德國餐廚垃圾年收集利用量也就60萬噸,折合人均量0.02千克/日。與德國相比,該市人均餐廚垃圾處理量是德國20倍。有人說,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餐廚垃圾量大,但無論如何20倍也是太離譜。由此可以推理,該市沒有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但如果評比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相信該市也不會落在后面,很可能也會跑在前面。
問題出在那里?問題就是根據劇情需要離開事實進行編故事。比如說,該市聲稱餐廚垃圾處理實現“基本無排放”甚至稱近“零排放”,聽起來很吸引眼球,如何做到的呢?原來大量的污水(或者沼液)排到城市污水管網,固體部分送到垃圾場(廠),這些都不算排放。要實現人均餐廚垃圾處理量0.4千克/日,唯一的辦法是加水,這樣說太難聽,可以接受的說法是加湯,國人喜歡喝湯,湯算作餐廚垃圾目前沒有障礙,一些城市正是在示范城市的帶動下,發揚光大。但是被湯水淹沒的餐廚垃圾,自然不可能產出那么多沼氣。怎么辦,繼續講故事,常用的說法是“可”產生多少立方米沼氣,就是不告訴實際產生多少沼氣,也有膽子大的,想說多少說多少,反正都說自己用了,你也無法核查。
下面的報道稱,兩年時間(從2015年7月基本建成并投入試運營,到2017年7月底),“該中心已累計處理餐廚垃圾55142.09噸,產出工業粗油脂5541.9噸,粗沼氣410余萬立方米,有機肥發酵原料2.9萬多噸。”每噸餐廚垃圾產有機肥發酵原料超過53%,每噸垃圾沼氣74立方米,表面上看這些數據在合理范圍類,但如果聯系起來看,用CSTR工藝,還能產出那么多肥、同時又產出那么多沼氣,可能嗎,因為沒有計量就可以隨意創作嗎?難道又回到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時代!
來源:徐海云9月10日博客《如此第一》
原 文:市區餐廚廢棄物處置中心升級改造
力爭達到最美廠區、最優工藝、最嚴標準、最好效益
來源:金華日報
9月6日,我們在位于金東區十八里垃圾填埋場東側的市區餐廚廢棄物處置中心看到,這里的生產污水全部進入污水管網;固體廢渣運往垃圾焚燒廠實行焚燒處理,食物殘渣用于無菌蠅蛆養殖;所有臭味源全部實行封閉并安裝負壓抽氣系統;運營車輛初步建立清洗系統,并規范停放……一切設備運行有序,廠區環境干凈整潔,生產實現“基本無臭味、基本無投訴、基本無排放”的預期目標。
目前,市區餐廚廢棄物處置中心已全面恢復生產,污水處置能力提升到100噸/天。今年初,運行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還一直困擾著處置中心的正常運營。
收運量增長過快 處置中心“消化不良”
據了解,2012年,市區啟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國家試點工作,“十二五”期間構建起完整的收運處一體化餐廚廢棄物處理體系。餐廚廢棄物處置中心占地26.6畝,2015年7月基本建成并投入試運營。截至今年7月底,該中心已累計處理餐廚垃圾55142.09噸,產出工業粗油脂5541.9噸,粗沼氣410余萬立方米,有機肥發酵原料2.9萬多噸。目前,市區餐廚廢棄物最高收運量達121.4噸/天,平均收運量基本保持在98噸/天,人均餐廚廢棄物利用率為0.4公斤/人·天,該運行績效在全國5批100個試點城市中位居前列。
隨著收運量的過快增長,處置中心出現了“消化不良”的問題。特別是2017年2月以來,處置中心因收運量長期超負荷運營,處理系統多次報警,“消化不良”導致生產區域出現較重的異味。“一家一戶的餐廚垃圾是小事,千家萬戶的餐廚垃圾匯集到一起就容易出大事。”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說,金華市區啟動該項目較早,幾年運行下來采用的工藝設備在當下已不是最先進;在第四批、第五批全國試點城市中,許多企業的生產線設備已經是第3代、第4代產品,環保、安全生產的等級標準遠遠高于金華。“之所以要實行技術改造,就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消除項目中影響環境、影響民生的問題。”該中心負責人說。
以“三零”為導向 技術改造初見成效
我市對餐廚處置工藝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技改升級的要求:力爭實現“基本零臭味、基本零排放、基本無投訴”的目標。
作為市區餐廚廢棄物處置的特許經營單位,金華格萊鉑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立即對相關設備啟動技術改造升級。“為加強對污水中雜質的過濾,我們新增了轉鼓格柵、微濾機和袋式過濾器。因為原有的生化池供養設備和超濾膜已經使用了兩三年,為了不影響生產,我們采用國際最新研發的工藝技術旋流曝氣系統,同時新增膜組件以確保足夠的產水能力。”金華格萊鉑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于福升說,經過一番改造,目前產生的污水已全部達到國家三級排放標準并穩定運行。
在廠區臭氣治理方面,針對廠內異味最大的源頭卸料區,公司將其密封、隔離,內部噴淋除臭液,同時采用最先進的微波光氧化除臭系統,新增料斗區域密封,讓臭氣收集更集中。針對生物濾池系統這個第二大異味源頭,廠區在新增上下兩層出風收集管道密閉收集臭氣的基礎上,增設自動噴淋系統、洗滌塔系統以及15米高煙囪,以確保氣體集中有組織排放。
“除污水處理和臭氣處置,餐廚垃圾處理的重點還在于預處理的分選、除雜、制漿等。結合兩年來生產總結的經驗教訓,我們新增了擠壓機、除雜機、三相離心機等設備。”于福升說,為了讓生產工藝更加合理、生產系統更加順暢,還新增了沼氣發電設備,使沼氣資源得到更好利用。同時,充分利用餐廚垃圾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經發酵技術改造成對土壤、環境有益的生物肥料,更好地完善產業鏈條。
技術升級改造了,廠區形象也要跟上來。“我們重新粉刷了預處理等生產車間的內外墻和地面,廠內各地下管道溝渠也進行了改造和密閉,還新增了餐廚車輛洗車房。”于福升說,接下來公司還將進一步完善廠區綠化。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