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04 16:57
來源: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4.實現分類處理。加快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建設,建立健全非工業源有害垃圾處理系統,確保分類后的有害垃圾得到安全處置。大連市要在現有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穩定運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收運和處理能力。沈陽市要加快推進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尚未建成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的城市,可暫不要求居民對廚余“濕垃圾”單獨分類。農村易腐垃圾就近實施生態化處理。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提高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總處理能力的比例。正在建設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的地區,要加快建設進度,盡早投入運行;正在籌建的地區,要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區域統籌的原則,加快推進設施建設。(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委)
5.加強監督管理。強化有害垃圾運輸單位和處理企業間協作配合,提高有害垃圾規范化處理水平。加大對現有生活垃圾焚燒、衛生填埋和餐廚垃圾處理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監管力度。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合理布局布點,提高建設標準,清理取締違法占道、私搭亂建、環境衛生不符合要求的違規站點。開展餐廚廢棄物非法處理行為整治。嚴厲打擊和防范“地溝油”生產流通。嚴禁將城鎮生活垃圾直接用作肥料。逐步將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主體納入環境信用體系。(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公安廳、省環保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委、省商務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三、滾動計劃安排
(一)2017年工作計劃。
1.工作目標。到2017年底,沈陽、大連市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15%。盤錦市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15%。新賓縣、東港市、遼陽縣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10%。其他地區結合實際開展試點工作。
2.工作任務。
(1)明確試點范圍。沈陽、大連市城區公共機構及相關企業負責對其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并在現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基礎上,增加20個示范小區。盤錦市所有行政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新賓縣、東港市、遼陽縣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行政村覆蓋率達到40%。除上述實施區域外(下同),各縣(市、區)選擇1個公共機構、1個相關企業、1個居民小區、1個行政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責任單位:各市人民政府)
(2)制定工作方案。各市制定本地區2017—2020年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并報送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責任單位:各市人民政府)
(3)公布品種目錄。制定公布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等品種目錄。(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單位:省環保廳、省商務廳)
(4)加強隊伍建設。建立垃圾分類督導員及志愿者隊伍,引導公眾分類投放。建立健全村莊保潔制度,合理配置保潔員。開展垃圾分類收集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責任單位:各市人民政府)
(5)完善收費制度。按照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建立和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牽頭單位:省財政廳、省物價局;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6)加強部門聯動。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國家衛生城鎮評審工作,加大考核權重。(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各市人民政府)
(7)總結試點經驗。召開會議總結經驗,交流學習。(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單位:各有關部門,各市人民政府)
(二)2018年工作計劃。
1.工作目標。到2018年底,沈陽、大連市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5%。盤錦市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5%。新賓縣、東港市、遼陽縣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15%。其他地區結合實際開展試點工作。
2.工作任務。
(1)擴大實施范圍。沈陽、大連市城區增加30個示范小區。新賓縣、東港市、遼陽縣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行政村覆蓋率達到80%。各縣(市、區)增加2個公共機構、2個相關企業、2個居民小區、2個行政村開展垃圾分類試點。(責任單位:各市人民政府)
(2)簡化收運方式。探索采取定時定點分類收運方式,引導居民將分類后的垃圾直接投入收運車輛,逐步減少固定垃圾桶。(責任單位:各市人民政府)
(3)加強信息化管理。加快城市智慧環衛系統研發和建設,通過“互聯網+”等模式促進垃圾分類回收系統線上平臺與線下物流實體相結合。(責任單位:各市人民政府)
(4)完善處理系統。鼓勵骨干環保企業對有害垃圾全過程統籌實施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責任單位:各市人民政府)
(5)強化資源利用。加快培育大型龍頭企業,推動再生資源規范化、專業化、清潔化處理和高值化利用。鼓勵回收利用企業將再生資源送至鋼鐵、有色、造紙、塑料加工等企業實現安全、環保利用。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臺,提供回收種類、交易價格、回收方式等信息。(牽頭單位:省商務廳;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
(6)加強監督指導。主動接受各級人大、政協監督,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座談、調研,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各市人民政府)
(7)加大宣傳教育。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教育基地建設。強化國民教育,重點對大中小學校進行宣傳,著力提升全體學生的垃圾分類和資源環境意識。(牽頭單位:省教育廳;配合單位:各有關部門,各市人民政府)
(三)2019年工作計劃。
1.工作目標。到2019年底,沈陽、大連市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0%。盤錦市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0%。新賓縣、東港市、遼陽縣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0%。其他地區結合實際開展試點工作。
2.工作任務。
(1)擴大實施范圍。沈陽、大連市城區增加40個示范小區。新賓縣、東港市、遼陽縣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0%。各縣(市、區)增加3個公共機構、3個相關企業、3個居民小區、3個行政村開展垃圾分類試點。(責任單位:各市人民政府)
(2)建立處置基地。統籌規劃建設生活垃圾終端處理利用設施,積極探索建立集垃圾焚燒、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垃圾填埋、有害垃圾處置于一體的生活垃圾協同處置利用基地。(牽頭單位:各市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