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04 14:33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徐冰冰
2017年,環衛市場迎來了春天,各大企業紛紛加入環衛戰局。政策的持續催化以及PPP模式的推廣助力環衛市場化加速推進,產業鏈不斷延伸。
以“共迎新環衛時代”為主題,以技術升級、并購整合、模式創新、運營管理優化、生態鏈協同為關鍵詞的高端對話在2017(第五屆)城市垃圾熱點論壇上舉行,共同探討目前的環衛市場、企業自身的優勢及未來的發展戰略。
以下內容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發言人審閱。
從左至右依次為余璐、馬國海、高婧宇、潘立本、薛濤
對話由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定向邀請專家薛濤主持,僑銀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高婧宇、杭州錦江集團環衛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國海、神州暢游導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余璐及北控城市服務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總監潘立本參與了對話討論。
環衛市場未來市場空間可期
薛濤指出,2017年確實是環衛市場真正的元年,實際上2015年北控就已布局,僑銀環保則更早,現在他們走到了聚光燈下。
潘立本表示,北控水務在進入環衛領域之前調研了657個城市進行了研究,認為環衛市場的空間不言而喻。
高婧宇表示,僑銀環保從綠化服務起家,在2008年更名為“僑銀環保”,同時完成了業務的全面轉型升級。環衛市場正處在爆發增長階段,一改過去認為環衛市場低端的看法。在環衛領域布局過程中,機械化水平、管理能力、智慧環衛系統不斷更新,社會對環衛行業的認識也在逐步提升。
高婧宇稱,首先,在環衛市場化層面,過去往往聚焦于大中城市上,現在出現下沉趨勢。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農村生態問題的凸顯,目前很多項目來源于二、三線城市,甚至一些區縣、鎮。一個人口比較多的小鎮垃圾體量也非常大,因此小型鄉鎮也是我們未來會著力考慮的對象,且將成為業務增長的爆發點。其次,運營模式發生改變。過去環衛一般都是傳統的服務外包,僑銀環保認為,從全生命周期角度去綜合考慮一個地區的整體服務水平提升,有利于更好的投資,更好地運營。
“環境服務提升是一個周而復始的工作,需有足夠的耐心才能持之以恒。憑著務實的工作作風,經過十余年積累,加上現在環衛PPP項目越來越受關注,僑銀環保自然而然走到了聚光燈下。”高婧宇說道。PPP項目,首先從服務時間、服務內容,甚至最重要一點,單體的服務金額會非常大。這種項目的成功運作非常有助于企業去樹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及在政府心中的形象,也有助于完成企業戰略的布局。
馬國海則稱目前的環衛市場是政府改革的必然結果,政府長期運作在事業體制下,環衛事業的運行機制確實阻礙了這個事業的長期發展。雖然自身企業成立時間不長,但非常看好環衛行業前景,認為環衛市場會越做越大。另外,環衛行業不是暴利行業,是良心行業和長遠發展的行業,有著合理的利潤水平。
余璐指出,神州暢游導航科技集團的主導業務是智慧環衛,做的是政府購買企業服務下的業務。隨著環衛市場的全面打開,讓環衛工作簡單化、智能化、高效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神州集團的智慧環衛,將緊跟環衛市場變革,通過我們的大數據平臺,為政府決策部門提供專業的管理的依據,讓未來環衛整體管理水平有個質的提升。
環衛市場仍然任重道遠
潘立本認為環衛行業目前在諸如人員管理、社保管理、資產接收上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問題,隨意性比較大。大公司初進環衛行業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希望國家層面出臺標準給予扶持。
高婧宇表示僑銀環保從服務起家,包括綠化服務、清潔服務及整體打包服務。在服務理念、服務細節、各個銜接方面都有成熟的運作理念和優勢,這奠定了僑銀環保的龍頭地位。她也指出了目前環衛市場存在無序競爭、考核不合理、低價競爭不規范的現象。
余璐也講述了自身工作感受,現在環衛行業還有很多待開發的地方,環衛工作和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近年來,隨著“以克論凈”新標準的實施,以及“管干分離”管理體制深入,對環衛工作質量要求越來越嚴苛,對環衛市場化企業來說挑戰也越來越大,很多以前不樂意做智慧環衛,現在都開始逐步接受應用,但普及之路依然漫長。
環衛市場未來如何布局
北控城市服務作為行業新銳,希望以生態的戰略思維與同行業進行多方位,多模式的合作,合作方式可以是股權合作、設備采購、工藝設計、技術等多種方式,愿意攜手各位,抓住環衛行業發展的大好機會共發展。
高婧宇指出,未來PPP項目是大勢所趨,將借助資本的力量,在技術、人員、設備投資等方面會有大的提升。在智慧環衛上,也會與其他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后面將大有可為。同時,67億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環衛一體化PPP項目的落地不僅給僑銀環保也為整個環衛行業打了一針強心劑,見證了環衛市場未來巨大的爆發力和張力。目前,環衛行業面臨的問題是每個行業領域發展的共性問題,未來都會逐漸消除掉,環衛行業會變得更加理性,成為具有競爭性的市場。希望僑銀能夠乘上這個東風,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既要做好前端環衛傳統領域的優勢項目,也要在尾端處理方面有所發展。
馬國海指出,環衛行業不是一個暴利行業,是服務民眾、服務政府的行業,應該樹立環境服務的信念。
余璐表示,智慧化時代已經來臨,隨著時代的進步、智能化的提升,我們希望智慧環衛能夠更好服務于政府,服務于環衛企業,也能夠服務于所有的公眾。我們打造了可實施、可復制、可推廣的“神州模式”,帶動互聯網+智慧環衛一體化的創新改革,讓智慧之花越開越好看。
環衛市場化大幕開啟,環衛項目加速落地,但環衛市場也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問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環衛時代,如何乘東風之勢,以環衛為入口,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各環節,成為下一個環衛龍頭?拭目以待。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