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30 10:23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程云
上圖是無再生循環和再生循環下的NOx排放均值對比,采用再循環能將NOx降到200mg/m3左右,節省藥劑還能有效爐內降低NOx,有利于后端控制,實用性高。
采用組合工藝,就要考慮整個系統的平衡,如何匹配需要兼顧多種因素。比如說采用“干法+濕法”組合脫酸工藝,減溫塔出口溫度,就要考慮干法反應效率、布袋面積和濕法后再加熱的溫差。通常情況下,濕法塔進口溫度不宜過高,就決定了冷卻段的設計在100~110 ℃ ,冷卻段降低到飽和溫度,再在減濕段再減溫至63 ℃。另外,濕法塔出口溫度也不宜偏低,通過除霧器捕集水霧,有利于防止白煙,帶來的問題是濕法廢水產量增加較多,后續GGH的加熱效果有限,則需要配置SGH或者提高SGH的加熱能力,對蒸汽消耗會大幅增加。這就是整個系統平衡的問題。
再談SCR與SNCR的效率選擇,理論上SCR脫硝效率高,單獨使用即可達標,但SCR催化劑價格高,如單獨使用,催化劑模塊較大,投資高,運行壓力也較大。故需要前端設置SNCR將NOx預處理至一定程度,再通過SCR進一步脫除NOx,即能保證穩定運行還能實現效益最大化。SNCR的脫除效率可通過藥劑的使用量調整,既要保證能滿足后端SCR穩定運行,還要考慮保持氨逃逸率不超標,兩者平衡對運行要求較高。
綜上所述,關于工藝的選擇與配置,我認為并非低標準工藝一定不行,但是低標準的工藝它的缺點是脫酸脫銷效率略低,系統穩定性不夠,一旦出現故障,抗波動能力弱,小時排放均值易超標。隨著環保“裝樹聯”改造要求,企業自動監控系統要與環保部門聯網,他們對小時超標非常敏感,選擇高標準的工藝,能夠提高它的備用性和抗波動能力,通過尋求各系統間的平衡點,實現按小時均值穩定達標。
煙氣工藝沒有好壞之分,工藝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和平衡各種需求,在當前環保關注度持續上升的情況下,穩定性佳的高標準工藝應是優先考慮的。
藥劑供給:那么問題來了!是不是選擇好的工藝和配置,就一定能夠保證煙氣達標嗎?我們還要思量藥劑供給和可靠性。藥劑供給要滿足以下因素:第一,全廠物料皆配備計量裝置;第二,關鍵系統具有備用性,包括石灰、干法噴射、活性炭、SNCR噴射等等;第三,對干法噴射、活性炭、SNCR噴射等主要藥劑投放裝置應具備單線計量控制能力確保投放量可控;第四,藥劑可靠,符合要求。
預警系統:最后是預警系統,好的工藝也難免有異常工況,為確保煙氣達標,標準值下浮一定比例作為預警值,并在指標突破預警值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是穩定達標的精細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滲濾液穩定達標
談談滲濾液的心得,第一部分是設計和建設;第二部分是運行。
首先要設計多大滲濾液規模較為合適,要考慮如下因素:
(1)不同城市、不同季節的焚燒垃圾滲濾液產生量差別較大,而且滲濾液的產生量還和垃圾收集運轉方式有關,如垃圾中轉站的壓縮。
(2)一般而言,冬季的滲濾液產生量最低,約為垃圾量的11%-19%;夏季的滲濾液產生量最高,約為垃圾量的17%-25%。
(3)我們還應考慮其他可能進入滲瀝液系統的水,如初期雨水、生活污水、地面沖洗水等。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