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23 09:54
來源:環保部發布
第三種情況,至少有一家主要子公司屬于各級環保部門確定的重點監控企業,作為母公司的上市公司也要披露這些子公司的環境信息。目前,滬深兩所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有七萬家左右,我們正在組織逐一比對、篩選。
按照證券監管規定,8月底之前,上市公司要披露2017年半年度報告,我們將會同證監會分析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的情況,是不是全面,是不是準確,是不是完整。
年度報告、半年度報告都屬于定期報告,我們還推進了“臨時報告”環境信息披露監管工作。上市公司出現重大情況,例如因為環境違法受到重大行政處罰,或者面臨較高的法律風險,就應該及時向股民、社會披露相關信息。前些年,有些上市公司出現重大環境違法問題卻不披露,或者不及時披露,這都是違反規定的。我們正在抓緊梳理有哪些上市公司因為嚴重環境違法受到重大行政處罰。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證監會,努力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規范性、全面性、可讀性、完整性、有用性,以便于股民、公眾準確判斷上市公司環境風險。對于未及時按規定披露環境信息的,要依法依規督促、追責,并采取必要的處罰措施。
南方都市報:有媒體報道稱,臭氧污染已成為繼PM2.5之后,影響空氣質量的又一重要污染物。請問對臭氧污染是否有明確治理時間表?
劉友賓:臭氧形成機理復雜、控制難度大,發達國家至今也尚未妥善解決。相關研究和實踐表明:控制臭氧污染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協同削減NOx和VOCs排放,結合各地污染狀況、產業特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采取差異化控制策略。
國家已經將臭氧污染防治納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議事日程。“十三五”規劃綱要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列為約束性指標,其中充分考慮了臭氧污染可能導致空氣質量超標情況。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明確要求控制臭氧前體物VOCs和NOx排放,目前,我部已審議并原則通過《“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正在和有關部門會簽,明確了主要目標、治理重點、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編制修訂了石油煉制等14項涉及VOCs的行業排放標準,聯合財政、物價部門出臺了VOCs排污收費政策,推動VOCs治理;NOx控制方面,“十三五”規劃仍然將NOx減排列為約束性指標。
從2013年起我們首先在74個重點城市、從2015年開始在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臭氧污染監測并公開發布相關信息。下一步,我們在繼續將pm2.5作為大氣污染治理首要任務的同時,將以加強NOx和VOCs排放控制為重點,扎實推進臭氧和pm2.5協同控制,下一步,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對“十三五”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加強監督考核;二是積極削減臭氧生成的前體物NOx和VOCs,加快重點行業的污染治理;三是出臺VOCs防治政策,加快制定農藥、涂料、醫藥、無組織逸散的排放標準;四是進一步研究臭氧的形成機理,以及重點區域NOx和VOCs的最佳協同減排比例。通過這些努力,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初步遏制VOCs排放和臭氧污染上升趨勢。
臭氧形成不僅與工業排放有關,也與機動車排放,與家裝、服裝等相關行業的排放密切相關。從保護人體健康角度看,臭氧污染比較容易防范,只要不在室外長時間暴露,就可以大幅減少臭氧污染的危害。臭氧治理要堅持科學認知、理性應對、全民參與。希望社會各界共同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攜手推進臭氧污染治理。
中央電視臺:上半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4.1%,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PM2.5濃度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3%。請問您如何解釋PM2.5不降反升的現象?
劉友賓:謝謝你的提問,我首先向大家提供一組數據。2017年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1-7月優良天數比例:60%,69.8%,83.1%,83.6%,70.5%,77.8%,82.5%,pm2.5濃度分別為:117、62、48、40、38、29、27微克/立方米,數據顯示,除1、2月份外,其他月份優良天數比例維持在70%以上,其中三個月在80%以上,pm2.5濃度除1、2月外,最高值都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每月同比分別下降17.20%,4.8%,持平,3.3%,6.9%,并呈逐月下降趨勢。
今年1、2月份,發生多次重污染過程,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影響。專家們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大趨勢下的不利氣象條件,工業污染排放,機動車排放,以及冬季供暖期間大量散煤燃燒疊加所致。1、2月份頻發的重污染過程,拉低了上半年優良天數的比例。自3月份以來,全國空氣質量總體呈不斷改善趨勢。以北京市為例,據測算,1、2月份重污染過程對上半年的pm2.5濃度貢獻率高達30%。3-6月pm2.5濃度連續四個月實現歷史同期最低,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5%,逐步縮小了反彈幅度。昨天,北京市剛剛發布空氣質量顯示,2017年7月,pm2.5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6%,繼3-6月后,再次實現歷史同期最低。
實踐證明,《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關于大氣污染防治的各項部署是正確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大氣環境質量離公眾的期待仍有較大差距,違法排污問題任然嚴重,特別是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行動以來,各地發現的大量散亂污企業,更是提醒我們必須繼續保持環境執法的高壓態勢,絲毫不能松懈。我們必須堅定信心,堅定不移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持之以恒地打好藍天保護戰。
中新社:環保稅征收涉及到水、氣、噪聲等流動性要素,征收難度大,目前環保稅法的實施進展如何?地方目前確定具體適用稅額的進展如何?
別濤:相關部門正在抓緊起草環保稅法實施條例。財政部、稅務總局和環保部三個部門已聯合發布了貫徹實施環保稅法的通知,要求各地方做好征稅準備工作,要熟悉環保稅法的各項規定。排污費改為環保稅,需要稅務部門與環保部門建立協作溝通和信息共享工作機制。
環保稅的前身來自于排污費,排污收費制度已實施30余年。根據新的稅法,首先是稅費平移,現行收費的項目種類標準平移到環保稅。基本工作機制是,企業向稅務部門申報排污量,稅務部門核定征收,這中間如果有疑問,可以向環保部門提出復核。
關于地方調整和確定具體適用稅額問題。稅是全部統一的,原則上不允許有太大差異,但同時考慮到地方特殊的環境質量要求和特殊的產業調整需要,《環保稅法》規定地方可以根據稅法規定的稅額表,確定地方具體適用稅額。如北京等環境容量小的地方,可能會確定較高的環保稅額標準。按照稅收法定原則,地方確定和調整具體適用稅額的程序是:省級政府提出,報省級人大常委會決定,并報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還有一個基本規則就是多排多繳,少排少繳,低于排污標準50%,減半增收,低于排污標準30%,按75%來收。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