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26 10:48
來源:啟迪桑德微信公眾號
摘要:目前環保工程的投資主體已經變成央企的基建隊伍。面對變化,文一波董事長把目光投向了新的領域,借助垃圾分類、互聯網環衛、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他未來打算編制一張大“網”。到那時,啟迪桑德可能會變成一個最大的社區服務商,或者最大的主干物流運營商,不再是今天這樣的環保公司。
啟迪桑德董事長文一波
“中國沒有什么‘藍海’,如果存在也是階段性的,任何一個行業在中國‘藍海’頂多兩年,因為中國人太聰明、太勤奮了。”日前,啟迪桑德董事長文一波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表示。
在環保產業,文一波董事長自認是“比較先知先覺的”。“當大家還在‘打城市’的時候,我們2010年就開始‘打鄉鎮’,拿了一批很好的項目,積累了足夠的能力,包括產業鏈、設備、技術、團隊、業績等。在水處理打得比較激烈時,我們又看到了固廢的市場、再生資源的市場、環衛的市場……基本上每個板塊啟迪桑德都會提前布局,做得早,項目質量也都比較好。”
在他看來,目前環保工程的投資主體已經變成央企的基建隊伍。面對變化,文一波董事長把目光投向了新的領域,借助垃圾分類、互聯網環衛、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他未來打算編制一張大“網”。到那時,啟迪桑德可能會變成一個最大的社區服務商,或者最大的主干物流運營商,不再是今天這樣的環保公司。
有人認為,文一波董事長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家”,但他表示,自己并不是故意求變、求新,而是要找到新的生存機會,找到跟其他產業差異化的服務和商業模式,不能簡單地跟別人打價格戰。
環保企業的日子更難過了
在文一波董事長看來,目前環保工程的投資主體已經變成央企的基建隊伍,都是一些體量比較大的上市公司,民營企業基本沒什么機會,PPP也參與不進去。
大量的非專業公司投資,加上項目投資額普遍巨大,種種原因造成了PPP項目開工率偏低,有專家估計只有20%-30%。對此,文一波董事長表示,“開工率比較低確實是事實”。
“很多PPP項目拿出來的時候都比較粗糙,企業簽的是框架協議,真正簽約的時候就需要細節談判,3-5個月都算是快的。”文一波董事長說,“很多PPP的基礎條件,如土地手續、環評、拆遷等,量都特別大,短時間內弄不下來。例如,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等都涉及大量拆遷,拆不動的時候,就需要調整方案。”
不過,在他看來這些都是階段性問題,下一步市場自己會糾偏,現在有些建筑企業也已經發現了問題,主動來找啟迪桑德這樣的專業環保公司,一起解決問題;第二政府也會糾偏,現在選的都是建筑施工企業,未來更多的將是政府購買服務,按效果付費。
“這一糾偏過程時間不會太長,也許只需要2-3年。”他表示。
而在市場轉變之前,環保企業可能要過一段時間“苦日子”。文一波董事長表示,雖然現在環保市場擴張非常快,但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的日子反而更難過了。
他說,未來環保企業會向兩方面發展,一類是平臺型公司,做綜合,最后只會剩下10-20家;另一類則是專業型公司,不斷地“合并同類項”,例如做閥門的,原來可能有1000家,以后只剩下100家,同時又會不斷產生新的細分領域。
“環保產業一直是紅海,以新能源為例,每年企業的‘死亡率’是60%,連續十幾年都是這樣,但總體行業發展速度很快,每年都有30-50%的增長,所以企業壓力很大。”他表示,“能做好環保企業的,做別的肯定沒問題,我們的污水處理廠多復雜啊,每個地方水質都不一樣,地質情況也不一樣,相比來講其他行業就簡單多了。”
未來環保企業長啥樣?
文一波董事長預測,未來的生活方式可能與過去完全不同。例如,現在是城市化,將來大家則都往農村跑,城市的污水處理廠將由不足變為過剩,垃圾發電廠也從“不夠”變為“吃不飽”。
面對變化,文一波董事長把目光投向了新的領域。2016年12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持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時提出,要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在文一波董事長看來,推行垃圾分類,依靠居民提高意識或政府強制都不可行,必須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例如,啟迪桑德在安徽進行過試點,每個社區設立一個垃圾分類亭,由2名專門的工作人員來做垃圾分類,他們同時兼職負責這個社區的快遞收發,垃圾分類亭還有大屏幕廣告,每年的廣告費收入有10萬元,用這些錢就能養活這兩名工人。通過這種市場化的方式,能夠讓垃圾分類“運行起來”。
垃圾分類之后是互聯網環衛。目前,啟迪桑德已有百余家環衛公司、6萬名環衛人員,通過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手段,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地點,占有任何物理資源都能被監控,管理上不用做調度和考勤了,而且還可以按時計費、線上支付。把所有數據連起來之后,什么地方有什么資源,什么時候去車拉走最合適,都能夠計算出來,不用再“空車滿城跑”了,物流成本能降低60-70%。
第三個環節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2015年10月,啟迪桑德成立了獨立平臺公司——桑德再生,注冊資本5億元,運營資本50億元,專注于再生資源項目的投資和運營管理。文一波董事長表示,有了互聯網環衛那些數據,全國哪個地方有廢品,具體是什么類型的資源,我在地圖上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合理布局建廠,這種決策管理是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
最終的目標,則是做一張“網”,越大越好。它要足夠海量,文一波董事長現在要求所有的環衛鏈、再生資源鏈、社區鏈、水處理鏈、垃圾鏈等都要“鏈”起來,所有設備、工程、技術、操作等的數據全部上傳。“等到數據真正‘海量’的時候,就開始有一個質變。亞馬遜的云服務一年能有200億美元的收入,靠的就是大數據的積累,我們把‘網’做完之后,就不再是簡單的環衛、廢品回收、快遞物流了,慢慢它會變成一個內在有聯系,不斷產生新價值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未來。”
編輯:洪翩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