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4-19 10:13
來源:福州市人民政府
(一)實施環境風險全過程管理
嚴格源頭防控,深化過程監管,強化事后追責,落實排污者 主體責任。加強企業環境風險管理,完善企事業單位環境風險排 查、評估、預警、應急及責任追究等配套制度。強化排污者環境 風險防范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嚴格事后追 責。實施環境風險分類、分級管理,嚴格高風險企業監管,提高 管控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
(二)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
在省核應急委的領導下,加強福清核電廠廠外的應急準備工 作,深化安全改進行動和經驗反饋,確保不發生 3 級及以上事件 和事故。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督執法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輻射 源信息化監管水平。增強核與輻射環境監測能力,完善全市輻射 環境監測網絡體系,2020 年前監測實驗室用房面積擴大至 500 平方米以上,達到全國輻射環境監測與監察機構建設標準要求; 提升放射實驗室監測能力,通過購置高純鍺 γ 能譜儀系統等實驗 室分析儀器,建立可獨立開展業務、進行課題研究的放射性實驗室,并配備與之相適應的人才隊伍。
(三)加強涉重行業污染綜合防治 繼續加強涉重行業綜合防控,推進涉重產業集中發展,有效控制涉重產能向非重點區域擴散的態勢。深化重點區域分區分類 整治,推行重金屬全生命周期控制。加強原料開采、生產制造、 消費使用和廢物處理流通環節的全過程管理。
(四)提高危險廢物處置和風險管理水平
加強危險廢物產生企業的環境監管,對自有危險廢物利用處 置設施開展定期檢查和評估。提升現有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的 運營管理,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和運行負荷率。加強醫療廢物全 過程管理,推進農村、鄉鎮等的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認真落實 危險廢物經營許可和轉移聯單制度,對產生和經營廢棄危險化學 品的單位進行全面排查,嚴肅查處各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污染環 境的違法行為。
(五)推進危險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
加大對居民集中區、河流沿岸及水源地上游危險化學品從業 單位的監管力度。安監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的綜合監督管理。交 通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的公路運輸單位及運輸工具的監管。公安 部門負責劇毒化學品的購買等環節的監管和易燃易爆物品生產、 經營、倉儲設施的消防檢查和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監管。
(六)強化環境應急能力體系建設
按照《全國環保部門環境應急能力建設標準》要求,完善市、 縣級環境應急機構指揮系統,配備必要的高性能應急監測設備, 建立政府環境應急救援專項基金管理體系,建立環境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市、區級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庫,完善全市環境應急 物資儲備信息庫及動態管理。強化環境應急管理,定期開展多部 門聯合環境應急演練和培訓,加強對轄區內環境風險企業環境應 急演練工作的指導,不斷提高環境應急響應能力。
(七)提升環境監測預警預報和科技水平
不斷整合市縣兩級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能力,進一步完善大 氣、水、聲環境自動監測網絡,實現轄區環境質量監測數據互聯 共享,研究構建全市環境質量自動監測預警預報系統。繼續推進 全市大氣、水環境自動監測管理平臺的建設,2017 年前市級自 動監測系統均聯網互通,實現監測數據內部統一管理,并實時向 社會發布最新的環境質量狀況。加強大型工業園區、重點風險源 集中的縣的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加大科研、信息、宣教等科 技支撐,建設灰霾、水源地保護重點實驗室建設,支持相關科研 機構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關鍵技術研發。
十、增強環保能力建設
采取有力措施持續加強環境監測能力、環境應急能力、固體 廢物監管能力、移動執法監管能力、生態環境安全監測預警能力、 環保科研及信息化能力,切實提升環境監管水平。
(一)全面推進環境監測能力建設
優化完善轄區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布局。根據“十三五”環境 管理要求以及福州市實際情況,在現有常規環境質量監測點位(斷面)基礎上,通過增加、補充和完善監測點位(斷面)和指 標,力爭到 2020 年,建成一個布局合理、覆蓋全面、指標完整、
運行高效的環境質量監測網絡體系。 加強重點污染源的監督性監測。完善污染物在線監測網絡,將揮發性有機物納入在線監控范圍,在石化、化工、表面涂裝、 包裝印刷、家具制造等行業實施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控。加強工 業園區污染自動監測能力,健全空氣自動監測站的建設。加強持 久性有機物和生物激素、抗生素的監測能力。
以點帶面開展特色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工作。根據國務院《生 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及生態市對環境監測發展的要求,實 現環境監測由理化監測向生物監測、生態監測拓展。在市本級建 設生態監測遙感解析工作站,開展城市型生態監測,力爭到 2020 年初步建成以遙感監測為技術核心,與《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 規范》體系相適應的生態監測能力水平。
(二)提升環境自動監測預警預報和環境應急監測水平
通過不斷整合市縣兩級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能力,進一步完善 大氣、水、聲環境自動監測網絡,努力實現轄區環境質量監測數 據互聯共享,并在此基礎上研究構建全市環境質量自動監測預警 預報系統。2017 年前全市級自動監測系統均聯網互通,實現監 測數據內部統一管理,并實時向社會發布最新的環境質量狀況。 開發建設福州市環境質量信息管理與預警(預報)系統,2020 年前全面完成《環境監測支撐系統》項目建設,使福州市環境質 量監測預警預報水平躍上新臺階。
汲取近期國內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和造成次生環境危害的 公共安全事件經驗教訓,針對福州市經濟發展總體布局,在進一 步提升市本級應急監測統籌指揮應對污染事故應急監測能力水平的同時,重點加強大型工業園區、重點風險源集中地區的環境 應急監測能力建設。福清市應在 2017 年前全面達到全國輻射環 境監測與監察機構建設標準要求,并形成與核電站所在地監測機 構相適應的監測能力。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