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李開孟:中國特色PPP模式應關注的十個問題和十項工作

時間:2017-03-23 18:0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李開孟

三、瞄準十項工作

以上問題雖然是一些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但個別問題還具有普遍性。但是,從現行的政策文件看,似乎不存在特別重大的原則性問題,因此全國各地都在進行類似的操作或所謂的方式創新。但是,在客觀上,這些具體操作都不是真正的PPP,不符合PPP應該具有的核心理念。雖然大家現在都在這樣做,但是一旦下一步國家要規范發展,大家就可能面臨著相應的政策性調整風險,所以大家還是要關注。同時,我們認為,下一步大家在應用PPP的過程中,要瞄準和把握以下十個方面的政策機會。

1.完善操作流程。一方面要強調完善操作流程,要明確PPP項目方案的制定跟項目審批核準備案之間的關系,必須按照項目前期工作的要求開展,否則就出現問題。PPP項目無論多么具有特殊性,但它首先是一種投資項目,要按照項目投資管理的相關規定來執行。即便是要對現有程序進行調整,也要納入國家統一的投融資體制改革整體部署,而不應該尋求其他的路徑。

blob.png

2.推動全國中小城市PPP創新試點。國家發改委與住建部合作推動,市政項目是重點關注的核心領域。目前國家發展改革部門和組建部積極推動40多個中小城鎮的PPP城市試點,而且國家為了提升這些城市的PPP項目規范化操作水平,政府提供前期項目論證的資金支持,包括人員的培訓等各方面的工作,所以這方面有很多的機會希望大家能夠關注。

3.推動PPP項目資產證券化ABS相關工作。國家發改委與中國證監會合作,市政項目無論從項目體量、運作規范程度等角度,都是優先考慮的領域。PPP的資產證券化目前非常熱,而且相當一部分項目屬于市政項目,尤其水務方面投資規模以及各方運作經驗等方面都特別適合ABS,一般投資幾個億,而且城市供水項目在我國已經存在了20多年,積累了很多優質項目,可以通過PPP資產證券化倒逼PPP模式的規范化運作。

4.完善PPP項目庫建設。國家發改委作為國家投資主管部門,依托全國投資在線審批平臺,與中央各部委及地方政府互動,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項目庫。各地項目應積極入庫。

5.開展一帶一路PPP國際合作相關工作。國家投資主管部門聯合若干部門已經建立了中央層面的一帶一路的部委合作機制。尤其是今年5月份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論壇,有PPP分論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PPP合作機會很多,所以凡是希望通過一帶一路進行走出去的企業,一定要關注相關的進展。

6.鼓勵民營企業參與PPP項目投資。由于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國有企業在PPP項目里中還會處于主體地位,但是民營企業參與PPP肯定是未來的一個方向,所以國家發改委與全國工商聯合作,積極推動民營資本參與PPP項目投資,所以這方面大家也要關注,積極加入這樣的一個框架體系。

7.進行PPP典型案例評選及示范項目推廣。國家投資主管部門積極推動PPP的典型示范案例,有很多工作正在推動,所以納入PPP的典型案例,無論對于展示企業形象還是促進PPP模式的健康發展都很有意義,所以大家也要關注。

8.完善專家庫建設,充分發揮專家作用。PPP強調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所以一定要發揮專家的作用,目前國家正在建立PPP專家庫,希望把全國各地區、各行業PPP的重要專家都納入這個庫里面,所以一方面專家要積極申請入庫,另外一方面各個企業家有實際需要的要跟國家層面的PPP專家建立一種聯系,積極發揮核心專家的作用。

9.完善與金融機構合作的對接機制。目前國家投資主管部門跟四十多家我國具有重要影響的金融機構建立了對接機制,定期把入庫的PPP項目向各類金融機構進行推介,所以要關注PPP項目的入庫及相關推介工作。

10.加強與聯合國相關機構,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合作。目前國家投資主管部門在與聯合國、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機構進行合作,以便PPP模式的國際理念能夠合理地借鑒到中國來,所以有關具體的合作,包括方法標準的制定,典型案例總結等相關工作都在積極推進。感興趣的企業家也可以積極參與這方面的工作。

12

編輯:洪翩翩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