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杭州市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印發

時間:2017-03-09 10:04

來源:杭州人民政府

加強工業和建設施工噪聲防治管理。貫徹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實施長效管理,確保廠界噪聲達標率達到100%。強化建筑施工噪聲控制和管理,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查處施工噪聲超過排放標準的行為,嚴格落實夜間施工申報制度,實施城市建筑施工環保公告制度,加強建筑工地管理,推廣使用低噪聲建筑施工設備和工藝。加強道路交通噪聲防治。完善城鎮道路系統,改善路面狀況,開展降噪滲水路面建設;在噪聲敏感區的路段應采取建設聲屏障、綠化防護帶、隔聲窗等降噪措施,特別要加強地鐵、高架道路、鐵路、航道等沿線的隔聲屏障建設。嚴格執行中心城區禁鳴喇叭的規定,調整優化城市機動車禁鳴區,全面落實“雙禁”(禁鳴喇叭和禁止拖拉機進入城市)措施。控制社會生活噪聲。嚴格實施《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禁止商業經營活動在室外使用音響器材招攬顧客,嚴格控制餐飲、娛樂、超市等服務業噪聲污染,有效治理冷卻塔、水泵房等配套服務設施造成的噪聲污染,強化室內裝修管理,保障“綠色護考”。

(二)開展輻射污染防治。

按照《全國輻射環境監測與監察機構建設標準》和《浙江省輻射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標準》的要求,加強市、區縣(市)二級輻射環境監測能力和輻射安全監管隊伍建設,健全聯合執法監管體系。

加強輻射環境污染源、金屬回收熔煉企業放射性污染的監督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使環境及污染源周圍的輻射水平保持在本底范圍。加大輻射環境監測和污染防控力度,強化輻射安全審評和監督,確保全市閑置、廢舊放射源和普通放射性廢物收貯率保持在100%。加大電磁輻射監測能力建設,強化電磁輻射環境管理研究力度,加強移動基站、高壓輸變電系統的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確保相關企業環評率和“三同時”驗收兩項指標的合格率均達到100%。促進全市電磁輻射建設項目合法、健康發展。

加強桐廬縣神仙洞放射性廢物管控,適時推進搬遷治理工作,保障當地輻射環境安全。

(三)光熱污染防治。

探索建立光污染技術防控的地方標準,開展幕墻建筑等光污染控制技術的研究,逐步將光污染納入環境影響評價體系。推廣綠色照明工程,推進智能化照明管理信息系統研制。

合理規劃城市建設,加強屋頂綠化,發展生態建筑,建設滲水性、含水性地面,擴大城市水域,改善城市下墊面性質。加強點源余熱的綜合利用,完善城市熱環境管理。

五、深入推進生態保護建設

按照加快建設“美麗杭州”的總要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初步形成比較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率先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和美麗中國先行區。以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為目標,實施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和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對生態敏感地區實施強制性保護,全力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

(一)落實生態保護空間管制。

1.優化開發格局落實環境功能區劃。

以增強區域開發的環境合理性、保障全市生態環境安全、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為目標,全面推進全市環境功能區劃的落實。在完成環境功能區劃的編纂工作基礎上,形成基于GIS的全市環境功能區劃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區劃的信息化管理。制定環境功能區劃實施管理辦法,落實空間環境準入制度,確保開發建設活動的科學性。以環境功能區劃為依據,針對各類區域的環境功能特點,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限期修復已遭污染或破壞的環境;開展環境綜合整治,依法關停或搬遷不符合環境功能區劃要求的企業;落實污染減排措施,逐步提高環境準入標準,嚴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減輕工業化和城鎮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切實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建立健全區劃實施的監督檢查、問責、評估考核以及動態監督機制,完善相配套的生態補償政策、管制效力評價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確保區劃的有效實施。根據多規融合的要求,切實做好環境功能區劃與杭州市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及其他部門規劃的銜接協調工作。

2.建立生態保護紅線體系。

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切實加強生態保護紅線區內自然生態環境和生態功能的原真性、完整性保護,依法關閉生態保護紅線區內破壞生態環境或具有潛在破壞性的企業,確保空間面積不減少、生態功能不降低、用地性質不改變、資源使用不超限。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對開發建設項目設置準入“門檻”,明確禁止建設的空間區域及行業,實施生態保護紅線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擴大財政轉移支付中用于生態保護紅線區公共服務和生態補償的資金比例。

(二)深化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

繼續加強天目山、清涼峰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保護,建設完善錢塘江灘涂濕地、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千島湖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優化自然保護小區建設,加強各級森林公園建設和管理,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維護生物多樣性;加強地質遺址、平原孤丘及其它自然遺跡等特殊地貌的生態系統類型;嚴格實施基本農田保護制度,保護城市及周邊農田。

根據國家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領域,重點保護對象包括杭州灣北岸濱海濕地、人口稠密地帶常綠闊葉林和局部存留古老珍貴動植物、大江東錢塘江海濕地等。

進一步健全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推進自然保護區的規范化建設和科學管理,加強管護能力建設,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達到國家級規范化建設要求的比例實現100%。嚴守濕地生態紅線,濕地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

(三)加強生態修復工程建設。

加強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堅持自然修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通過封山育林、增殖放流、禁漁休漁等措施,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對無法實現自我修復的生態系統開展工程修復。積極建設水環境生態治理和修復工程。加快修復湖庫生態系統,持續改善湖庫生態環境。全面加強礦山生態環境整治、復墾和灘涂的生態修復。深入推進小流域、坡耕地及林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建立健全部門協作、綜合考評、生態補償等生態修復促進機制,切實提高生態修復的投入和實際效果。

1...345678910

編輯:程彩云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