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2-16 14:30
來源:中國固廢網
國家提出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這為我省優化發展布局、加快發展步伐,與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共同打造“長江經濟走廊”和“長江綠色生態走廊”,推進江西省“發展升級、綠色崛起”提供了寶貴機遇。習總書記提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長江的生態環境為前提,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產業體系,是我省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
(二)面臨的挑戰
當前,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國際需求不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新舊增長動力尚未完成轉換,產業結構、需求結構、消費結構都面臨著重大轉型,環境與資源的壓力與日俱增。國內外矛盾相互交織疊加,給循環經濟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因素。
隨著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再生原材料價格普跌,與原生材料價格形成了倒掛,傳統依靠市場自發力量的循環經濟發展方式面臨嚴峻挑戰,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引導力度。但我省財政收入正處于由高速增長向中低速增長轉變時期,而財政支出剛性增長,收支矛盾突出,循環經濟發展面臨財政投入不足的問題。
我省產業園區集聚化、循環化發展的體系尚不完善,產業布局還不合理,區縣間發展差異較大,工農業復合型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體系尚未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產業仍處于小而散的狀態,技術裝備水平不高,產業集聚度較低,產業鏈條較短,產品附加值不高,發展循環經濟的任務依然較重。
第二章 總體思路、原則及目標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美麗中國的“江西樣板”,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提高資源產出率為導向,大力推動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全面構建工農復合型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導向,深入推進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建設,健全具有江西省特色的循環經濟長效機制,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格局。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
把循環經濟發展融入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中,突出循環經濟重點目標、重點任務、重點領域和重點工程,切實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充分發揮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優勢與循環經濟示范引領優勢,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整體推進和循環經濟領域重點突破相結合,形成上下聯動、功能協調、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循環經濟促進機制。
(二)堅持政府引導和企業實施相結合
根據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市場變化,積極運用投資、財政、價格、金融等綜合措施,推動重點領域循環經濟發展,建立和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及時彌補市場不足。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形成政策激勵、企業實施的循環經濟良好發展格局。
(三)堅持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相結合
積極構建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提高循環經濟企業技術裝備水平。積極推動“互聯網+”等新型商業模式,積極構建區域性廢棄物交換利用平臺,創新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發揮制度創新對循環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形成富有活力的創新體系和創新環境。
(四)堅持示范引領和全面推廣相結合
發揮試點企業、試點園區和試點城市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快循環經濟由示范試點向全面推廣轉變,在資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效果明顯的重點領域實施一批重點工程,及時總結凝練循環經濟發展典型模式并加以推廣,以點帶面,推動全省循環經濟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三、規劃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循環型工業體系、農業體系、服務業體系和社會體系,產業布局更加合理,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循環經濟長效機制逐步完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形成布局合理、協調推進的循環經濟發展格局。
——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全面推動重點工業企業清潔生產,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比例大幅提升,循環經濟產業鏈條更加豐富和完善,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圍繞特色農產品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進一步拓展服務業循環經濟發展領域,發展循環經濟服務業。
——資源循環利用水平明顯提高。大力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和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積極推動垃圾分類回收,構建“兩網融合”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城市礦產”開發利用加快發展,再制造產業規模和競爭力明顯提高,地級市市區餐廚廢棄物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
——主要資源消耗強度大幅降低。資源產出率、水資源產出率指標大幅提升,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等指標達到國家要求,主要耗能產品單位綜合能耗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銅、石化、鋼鐵等產品能耗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長效機制建設進一步完善。發揮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機制創新的牽引作用,緊緊抓住制約發展循環經濟的薄弱環節和制度障礙,加快建立廢棄物收費補貼機制、循環經濟重點領域投資引導機制和循環經濟企業融資擔保機制,加強關鍵環節制度建設和創新,構建符合江西實際、系統完整的循環經濟長效促進機制。
(二)具體目標
江西省“十三五”循環經濟發展指標體系見表2。
表2 江西省“十三五”循環經濟發展指標體系
指標名稱 編輯:程彩云
贊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