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2-16 14:30
來源:中國固廢網
四、城市低值廢棄物協同處理工程
實施城市低值廢棄物協同處理工程。一是推進城市低值廢棄物圈區管理,重點支持1-2家將餐廚廢棄物、園林廢棄物、城市污泥、危廢處理、生活垃圾處理、建筑垃圾處理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城市低值廢棄物協同處理園區,并創建國家示范基地。二是推進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在地級市市區布局建設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置與資源化利用類項目。三是推進廢舊紡織品資源化利用,在奉新縣布局建設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基地。四是推進包裝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重點支持布局建設廢紙制備再生掛面箱紙板和高強瓦楞原紙等項目。五是推進危險廢棄物無害化處置與資源化利用,重點布局建設地區危廢處置中心及工業廢渣資源化清潔生產示范等項目。六是推進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重點支持垃圾焚燒發電、協同生活垃圾處理等項目。
五、資源再生利用提質升級工程
實施資源再生利用提質升級工程。一是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重點建設逆向物流回收體系、線上線下回收網絡建設、“兩網融合”等類別項目。二是提升“城市礦產”開發利用水平,重點建設現有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提質增效、園區(基地)外企業入園發展、企業技術裝備提升和高值利用等類別項目。三是開展新品種廢棄物回收利用示范,重點建設太陽能光伏組件、動力蓄電池、復合材料、節能燈、物流業包裝標準化和分類回收利用等類別項目。按照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的規范化要求,對贛州銅鋁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園、上饒茶亭工業園(循環經濟產業園)、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宜黃塑料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基地等進行改造提升,建成若干省級“城市礦產”示范基地。
六、再制造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工程
實施再制造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工程。一是推動重點品種再制造,在南昌市等地建設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大型工業裝備、辦公設備等產品再制造類項目。二是推動輪胎再制造,重點支持大型輪胎翻新類項目。三是鼓勵創建國家級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支持建設再制造企業技術升級改造類項目。四是推進再制造服務體系建設,在南昌、九江、新余、鷹潭等地布局試點專業化再制造服務公司與鋼鐵、冶金、化工、機械等生產制造企業合作共建裝備再制造項目。
七、水資源循環利用工程
實施水資源循環利用工程。一是進一步加強大型城市水資源給排水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雨污分流,提高污水和非常規水資源收集率,增強污水集中處理能力,積極推動中水回用。重點支持城市污水處理廠尾水回用等項目。二是著重提高新建城區及建制鎮污水收集處理能力,鼓勵社區、居民小區、中小城鎮因地制宜地建設小型、內部系統循環用水體系,重點支持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建設、鄉鎮污水處理站等項目。三是進一步加強工業園區污水集中收集、集中處理與回收利用體系建設,重點支持園區污水處理提升及回用等項目。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為確保我省“十三五”循環經濟發展任務順利完成,發展目標順利實現,需要從組織協調、政策支持、科技支撐和宣傳教育等四個方面構筑強有力的保障體系。
一、加強組織協調
進一步完善循環經濟發展協調機制,省發展改革委發揮牽頭作用,建立健全循環經濟發展推進機制,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完善省級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和相關統計、核算制度,突出江西特色。加強對資源、能源利用狀況及資源循環利用的統計和分析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
認真貫徹落實和充分利用國家已出臺的財政、稅收、投融資、科技等政策措施,切實執行國家關于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及勞務的稅收優惠政策。優化行業準入政策,從節能、環保、資源產出、投資規模、產業導向等方面,優化細分行業項目準入標準,在同等情況下循環經濟項目優先準入。按照政府引導、社會投入、市場運作模式,多渠道籌措循環經濟建設資金。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支持循環經濟的發展。鼓勵各類投資主體,以獨資、合資、BOT、PPP等不同形式參與循環經濟基礎設施建設。
三、強化科技支撐
制定和實施江西循環經濟技術政策、技術導向目錄。鼓勵各類創新主體研發資源循環利用、能量梯級利用、水資源高效利用、清潔生產等領域共性關鍵技術,提升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技術裝備水平。重視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訓,建立高水平的循環經濟管理人才隊伍。
四、普及宣傳教育
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循環經濟建設。將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融入家庭教育、學前教育、中小學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學體系,組織開展第二課堂等社會實踐。鼓勵工會、共青團、婦聯、社會團體、社會管理機構積極開展循環經濟宣傳教育,在全社會普及循環經濟理念,營造促進循環發展的輿論氛圍。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