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杭州市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全文

時間:2017-02-16 09:49

來源:杭州市人民政府

(四)深化農村環境保護。

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積極開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建高標準農田要達到相關環保要求。加快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引導農民科學施肥,減少農田化肥氮磷流失。化肥使用量逐年下降。到2020年,全市測土施肥配方施肥面積比例達70%。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引導農民使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切實降低農藥對土壤和水環境的影響。到2017年,化學農藥使用量比2015年減少2%,2018年—2020年,實現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健全化肥、農藥銷售登記備案制度,建立農藥廢棄包裝物和廢棄農膜回收處理體系。

大力發展現代生態漁業。組織編制和實施縣域現代生態漁業規劃,調整優化水產養殖布局,科學劃定禁養區、限養區,明確水產養殖空間,嚴格控制水庫、湖泊、灘涂和近岸小網箱養殖規模。開展漁場“一打三整治”專項執法行動。持續保持對甲魚溫室、開放型水面投飼性網箱、高密度牛蛙和黑魚等養殖的整治。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池塘循環水、工業化循環水和稻魚共生輪作等循環養殖模式。積極發展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大力推廣配合飼料替代冰凍小魚養殖。對水產養殖中使用違禁投入品、非法添加等行為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繼續做好開放性水域土著魚類和濾食性魚類增殖放流與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支持各地開展水產養殖集中區域水環境檢測和監測。到2017年,普及推廣稻魚共生、稻魚輪作等生態養殖面積8.3萬畝,開展水產養殖廢水治理的規模水產養殖場面積達到3.5萬畝。到2020年,構建漁業生產與生態相協調、安全與高效相結合、管理和服務相同步的現代生態漁業。

六、構筑環境風險管控體系

(一)加強環境風險預測預警體系建設。

堅決守住環境風險底線,遏制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發生。面上把整體污染的形勢降下去,線上主要抓重點行業的風險管控,點上主要強化企業的主體責任。加強區域開發和項目建設的環境風險評價,在環評審批中提出明確的環境風險防范要求。依托環境監管最嚴格城市體系建設,建立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機制,強化企事業單位環境風險物質的監督管理,督促企業完善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能力建設。“十三五”期間的“五年期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數”比“十二五”期間總數下降5%。

(二)加強環境應急保障體系建設。

進一步完善應急物資儲備網絡,推進環境應急救援隊伍專業化建設,定期開展檢驗性或示范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強化應急專家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專家技術支撐作用,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平臺。推進環境應急機構標準化建設,建設全市突發環境事件現場處置信息化系統。

(三)加強輻射安全監管體系建設。

提升輻射事故應急響應能力;積極夯實輻射安全監管基礎,加強輻射環境監察和監測能力建設;嚴格監管放射源,安全送貯廢舊放射源,協助推進歷史遺留放射性廢物問題的解決;著力構建核與輻射安全文化,提升輻射工作單位輻射安全主體責任意識,加強公眾共同參與的輻射環境保護宣傳工作。

七、不斷提高環保監管能力

(一)加強環保隊伍建設。

加強基層環保隊伍建設,多方位、深層次調動環保隊伍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強基層基礎能力建設。推進環保事業單位改革和編制管理工作。

(二)加強環境監測體系建設。

逐步構建市、區縣(市)兩級資源互補共享的監測體系。進一步合理優化大氣監測體系,完善多部門共建共享的水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和土壤、地下水環境監測體系,完善輻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二噁英等監測檢測和預警能力,完善和擴大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培育環境監測市場,研究建立第三方監測機制,加強對社會檢測機構參與環境監測的引導和監管。2019年年底前,工業企業全面開展自行監測或委托第三方監測,到2020年,所有固定污染源工業企業納入排放許可管理范疇。

(三)加強環境信息化能力建設。

以“智慧環保”建設為核心,利用物聯網、信息化、數字化、遙感、模型等技術,推進環境監測監控、移動執法、電子處罰、刷卡排污、污染物綜合管理、危廢智能監管、環境應急、環保信息發布等信息化應用建設,建立完善環保大數據平臺,形成數據的獲取、傳輸、處理、分析、決策、服務一體化的工作機制。

(四)加強環境監管最嚴格城市體系建設。

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嚴格實施能耗倒逼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統籌推進淘汰落后產能、過剩產能、園區轉型升級和城區工業企業搬遷等工作,推進環境保護區域協調發展和跨區域綜合治理,著力打造“環境監管最嚴格城市”。

第四章 體制機制改革

一、貫徹落實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

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地方環保機構隊伍建設,統籌解決跨流域、跨區域環境問題,落實對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監督責任,配合浙江省推進本市范圍內環保監測監察執法的垂直管理,做好人事和經費管理交接,提升監測、監察執法的客觀性和嚴肅性。積極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減少地方政府對環保工作的干預。

二、建立健全生態文明績效評價和責任追究制度

確立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目標體系和考核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繼續推進淳安縣差異化綜合考核評價制度。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實行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成員生態文明建設一崗雙責制,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對生態環境損害責任實行終身追責制。探索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開展水流、森林、山嶺、灘涂等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探索建立自然資源資產臺賬體系,適時啟動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逐步建立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與監測預警機制。

三、強化環保倒逼機制

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制度。環境功能區劃等各類環境保護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等重要規劃應當互相銜接,實現多規合一,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界限,優化空間資源配置。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全面實施環境功能區劃,落實六類不同功能區(自然生態紅線區、生態功能保障區、農產品環境保障區、人居環境保障區、環境優化準入區、環境重點準入區)在生態保護、環境準入、污染管控、績效評價等方面的差異化政策,有效調整區域發展方向、發展方式和開發強度。強化減排倒逼傳導機制,更多依靠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推動污染減排,實現產業升級和工藝提升。實施嚴格的資源環境管理制度。根據區域流域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力,深化落實空間、總量、項目準入“三位一體”的環境準入制度,引導產業合理布局,防止落后產能轉移,推進環境資源配置量化管理。堅持標準引領,發揮標準在污染整治中的強制性作用、在結構調整中的先導性功能。

1...4567891011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