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1-23 14:44
來源:中國固廢網
從國家發改委網站獲悉,發改委與住建部聯合發布了《“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十三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2518.4 億元。其中,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投資1699.3 億元,收運轉運體系建設投資257.8 億元,餐廚垃圾專項工程投資183.5 億元,存量整治工程投資241.4 億元,垃圾分類示范工程投資94.1 億元,監管體系建設投資42.3 億元。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的五大目標:
——到2020 年底,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其他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縣城(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建制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以上,特殊困難地區可適當放寬。
——到2020 年底,具備條件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建制鎮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全覆蓋。
——到2020 年底,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50%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60%以上。
——到2020 年底,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城市基本建立餐廚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到2020 年底,建立較為完善的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監管體系。
針對上述目標,文件提出了幾項建設任務:
加快處理設施建設。“十三五”期間,全國規劃新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50.97萬噸/日(包含“十二五”續建12.9 萬噸/日),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達到50%,東部地區達到60%。
完善垃圾收運體系。“十三五”期間,新增收運能力44.22 萬噸/日。加強生活垃圾轉運站升級改造,在城市建成區推廣密閉壓縮式收運方式,大中型城市要在“十三五”期間全部實現密閉化收運。
加大存量治理力度。“十三五”期間,預計實施存量治理項目803 個。對堆體整形、填埋氣收集與處理、封場覆蓋、地表水控制、滲濾液收集處理和其他附屬工程等提出措施。
推進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到“十三五”末,力爭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3.44 萬噸/日,城市基本建立餐廚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完善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投放點,建立分類回收與廢舊物資回收相結合的管理和運作模式。
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充分利用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和市政公用設施監管系統,完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營和排放監管體系。
附:政策原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發改環資[2016]285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農墾總局發展改革委,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天津市市容園林委、上海市綠化市容局、重慶市市政委,計劃單列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公用局、城市建設局、市政園林局):
為統籌推進“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工作,我們編制完成了《“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現印發你們,請按照執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
2016年12月31日
附:
“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
前言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指導各地推進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編制了《“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簡稱《規劃》)。規劃范圍包括全國(港澳臺地區除外)所有設市城市、縣城及建制鎮。
規劃期限:2016-2020 年。
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是城鎮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是人民安全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十二五”以來,在國務院相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各地加大資金投入,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垃圾收運體系日趨完善,處理設施數量和能力快速增長,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顯著提高。截至2015 年,全國設市城市和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到75.8 萬噸/日,比2010 年增加30.1 萬噸/日,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2%,其中設市城市94.1%,縣城79.0%,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無害化處理率目標。但同時也應看到,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國城鎮生活垃圾清運量仍在快速增長,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和水平仍相對不足,大部分建制鎮的生活垃圾難以實現無害化處理,垃圾回收利用率有待提高。為此,“十三五”期間應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繼續加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建設,提升運營管理水平,拓展服務范圍,加快垃圾收運處理領域的市場化進程,推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最終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指導,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加快推進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提升運營管理水平,推動生活垃圾分類,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為不斷改善城鎮人居環境,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奠定良好基礎。
(二)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拓展范圍。合理規劃設施建設,在設市城市和縣城重點布局處理設施,推動共建共享。統籌建設城市、縣城、建制鎮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覆蓋到建制鎮。
因地制宜,強化監管。針對不同地區實際情況,提前規劃、科學論證,選擇先進適用技術,減少原生垃圾填埋量,加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污染防治和改造升級力度,加強運營管理和監督,保障處理設施安全、達標、穩定運行。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