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1-05 14:22
來源:北京建工修復
日前,由北京建工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建工修復)牽頭申請的“原位熱修復技術在污染場地土壤修復中的應用”獲得科技部批復立項,正式入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原來的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基金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整合而成,是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撐和引領。
“原位熱修復技術在污染場地土壤修復中的應用”項目,依托于科技部與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關于研究與創新的合作框架,由北京建工修復作為中方牽頭單位與加拿大女王大學、清華大學、Morrison Hershfield公司開展多方合作,對原位加熱土壤修復技術進行聯合研發。研究結合國內污染場地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原位加熱修復技術的工程化應用,并最終形成集場地土壤及含水層污染控制的成套技術體系,未來可直接應用于實際場地修復工程。通過項目各方的產學研合作及國際引進,不僅彌補了國內土壤修復領域原位熱修復技術和設備的不足,同時對于高級技術人才的培養、共性關鍵技術的掌握以及技術創新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項目的研發成果有助于促進國內土壤修復技術的多樣化、復合化、集成化,對于推動土壤修復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建工修復將負責組織和統籌規劃項目進展,充分發揮國內領先的污染場地修復技術實力與工程實施經驗優勢,實現原位加熱技術的現場應用、工程化以及相關設備的國產化。加方主要參與單位女王大學研究團隊,從上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專注于原位加熱修復技術及機理的研究,在熱傳導、電阻加熱技術以及多孔介質流體模擬等方面的研究,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中方合作單位清華大學在環境和熱能材料的研究方面在國內擁有絕對的優勢。
國際合作是加快提升我國污染場地修復科技創新水平的重要途徑。北京建工修復積極發揮行業領軍企業優勢,與國際頂尖科研院所和企業保持長期合作,努力打造世界級的科技研發與合作體系,大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高層次技術研發人員,依靠自身的不懈探索,打破國外在修復技術、藥劑及設備方面的壟斷,提升我國環境修復行業的技術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在此次科技部與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關于研究與創新的合作框架下,獲批的土壤修復領域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中還包括由浙江大學牽頭申請,與多倫多大學開展關于微生物修復技術的合作研究,以及由福建農林大學牽頭申請,與布魯克大學開展的關于茶園土壤改良修復的合作研究。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