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2-30 09:43
來源:財政部
(三)加大財政支持
一是確保社會資本獲得合理回報。在部門預算編報中,明確要求相關部門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中政府負擔的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并在中期財政規劃、政府財務報告中進行反映。
二是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2016年,北京市財政局印發了《北京市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獎補資金管理辦法》,下達2016年度PPP以獎代補資金15796萬元,提前下達2017年度PPP以獎代補資金7200萬元。鼓勵市區各部門加大PPP工作力度,助推PPP項目落地。
三是強化PPP項目規范操作。認真組織開展PPP項目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積極參與實施方案制定、招標采購、合同簽訂等各環節,助推首都外環線高速公路(大興通州段)、軌道交通新機場線、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等PPP項目規范實施。
四是簡化審批手續,明確政府資金保障渠道。在市政府出臺的《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做好民間投資工作的措施》中,提出建立投資、價格、補貼協同機制,對于價格未調整到位的,經營性項目補貼由財政部門承擔,轉化為政府購買服務,非經營性項目還本付息根據項目發起約定由發展改革部門或財政部門承擔,運營成本由財政部門全額承擔。明確規范統一PPP項目審批程序,對不使用政府投資的項目,按權限進行核準或備案,對政府直接投資方式支持的項目,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合并審批,不再審批項目初步設計概算和竣工決算。在項目公司成立前已辦理相關手續,原則上不再重復辦理。
五是積極提供融資支持。協調北京市PPP項目與中央PPP融資支持基金對接,并積極研究北京市PPP基金設立問題,為PPP項目提供融資便利。
(四)強化能力建設
一是市財政局成立了PPP促進中心,并不斷強化人員配置,提供了機構人員保障。二是建立了市、區財政部門工作聯動機制及市級部門協調機制,增進各方共識,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市財政局征集并組建了北京市PPP領域專家庫,召開系列專題研討會,積極利用外腦智力資源;四是舉辦PPP專題培訓班,對市、區相關人員開展培訓,印發文件匯編,做好政策解讀。五是利用媒體及網絡平臺對北京市PPP工作及政策報道解讀,營造良好氛圍,回應社會關切,積極參加相關活動推介北京市項目。
二、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大PPP模式推廣應用力度。深入貫徹落實財政部《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財金[2016]90號)等文件要求,在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公共服務領域“強制”應用PPP模式,與市城管委、水務局等部門對接研究北京市有關行業具體落實意見。對于其他有現金流、具備運營條件的項目領域,與相關行業部門探索強制實施PPP論證有關措施。
二是進一步強化PPP項目財政管理要求。全面貫徹落實《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管理暫行辦法》(財金[2016]92號),切實履行PPP項目識別論證、政府采購管理、財政預算管理、資產負債管理、信息披露與監督檢查等職責,保障PPP項目全生命周期規范實施、高效運營,保障合作各方合法權益。
三是進一步營造有利于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的環境。按照市政府“促進民間投資27條”、市財政“促進民間投資30條”等,不斷簡化規范PPP項目審批程序,明晰政府支出責任,保障項目合理回報,做好項目信息披露公開,利用基金等方式提供融資便利,不斷激發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積極性。
四是進一步支持推動重點PPP項目落地實施。積極協調支持冬奧會速滑館建設、通州副中心水環境治理、新機場線、財政部示范項目等重點PPP項目順利實施,深入項目一線跟蹤管理,做好相關支持,力爭打造一批PPP項目新樣板。協調各區按照上下一致、形成合力的原則,理順PPP項目推進機制和管理程序,加大協調力度,共同推動PPP項目順利落地。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