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2-12 09:10
來源:中國固廢網
垃圾被喻為放錯位置的“資源”。然而,目前垃圾的主要屬性是污染而非“資源”,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本質上都將生活垃圾視為污染源,垃圾資源屬性還沒有展現出來,那垃圾到底能不能表現出資源屬性呢?湖南萬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明果英,在“2016年第十屆固廢戰略論壇”上將就這個問題做分享,并且分享萬容科技的藍色夢想。
以下內容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發言人審閱。
前不久,在一個微信群里有人曾討論,垃圾到底是“垃圾”還是“資源”。在當前環境下,垃圾的污染屬性是主要的,資源屬性還沒有完全展示出來。目前,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本質上都將生活垃圾視為污染源。
我做垃圾資源化多年,也看了十幾個投資上億元的垃圾資源化處理工廠,但這些工廠沒有一個能夠像垃圾焚燒一樣規范的、長期的、穩定的、持續的經營下來,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很多投資的老板做這行當初的出發點不是忽悠,他們在探討一條非常艱難的資源化之路。
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
第一,垃圾填埋和焚燒都是以無害化處理技術為先導,資源化利用率極低,垃圾焚燒是一個不可缺少的主流手段,如果沒有國家的電價補貼,估計也是難以為繼的;第二,將各地的廢棄物大規模集中處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這種污染有可能是難以控制的,特別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偏遠地區,由于規模問題,垃圾焚燒沒有辦法落地,就造成了二次污染;第三,政府層面,多頭管理造成產業分割,跨部門協作的成本非常高。所以,不管是生活垃圾,還是工業廢棄物、危險廢棄物,解決途徑已經陷入了一個怪圈。不僅如此,目前,我國的監管越來越嚴,垃圾處理成本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大,問題也越來越多。整個產業已經陷入“無解”怪圈。
既然如此,就需要探討一下是不是有可能更好的出路。
萬容科技走的就是一條垃圾資源化道路,已經走了12年,不管是生活垃圾、危險廢物、還是污泥、農林廢棄物等都是資源。這也是受到《藍色經濟》理念的啟示。作為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系統服務商,萬容科技正在努力構建區域一體化城鄉廢棄物資源化生態產業體系。
萬容科技在不斷拓寬處置范圍,并始終堅持固廢資源化利用的基因,2004年開始布局高價金屬回收領域,主要做廢舊線路板處理和含銅廢液回收利用;2009年,進入城市礦產開發,主要做廢舊家電、報廢汽車和工業廢物;2014年又全面進入城鄉固廢處置產業,涉及生活垃圾、危險廢物、農林廢棄物、污泥和畜禽養殖廢棄物等細分領域。
技術展示與探討
在線路板回收和CRT玻璃處理方面,萬容科技有非常成功的例子,線路板回收需要付費,CRT玻璃現在已經做到免費處理。 原來是很難想象把這些垃圾轉變成資源的。兩個例子還不完全能夠證實所謂的生活垃圾也一定能夠變成資源,萬容科技還提出了一些探索和解決方案,即以縣域為統籌的一體化,從這里切入,還有很多的再生資源、輪胎或是一些塑料、橡膠、污泥等等,所有廢棄物都不足以按照大城市的處置規模,如果集中在一個縣級的園區里面,就能夠用一些協同的相互支撐的設備工藝技術或者是能源的轉換,這里面有很大的潛力,可以大規模的節省運輸費用,實現相互之間的能源的替換或者是設備的投資與產出。具體可以參見下圖。
在技術方面,萬容科技采用具有中國特色的前端預處理、低溫熱解、高溫腐熟工藝等核心技術,前端預處理技術相對比較簡單,大致的就是一個兩級破碎基本上可以把生活垃圾分成兩大類,一個是RDF,可以送給發電廠發電。具有分布式布局、清潔化生產、能源化再生等特點。
萬容科技還開發了單獨的熱解處理技術(低溫熱解),低溫熱解是指有機物在隔氧滾筒中加熱RDF分解的過程,也是整個生活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的核心環節之一,爐內溫度控制在600°以內。這種設備簡單、效果好,據測算,每3噸生活垃圾可以產出約1噸RDF,每1噸RDF又可以得到0.2~0.25噸油品和0.25~0.30噸碳燃料。
在我國,熱解設備起步比較晚,真正要做生活垃圾低質的產品,用這種小規模的批次性的熱解設備是沒有辦法實行的,所以近幾年萬容科技也引進了國外的先進技術,現在也已經投產。
萬容科技2014年年底,建成了每天乘于60噸的實驗工廠,60噸的生活垃圾通過破碎、分選兩大部分,通過一年多的運行,現在只解決了數據的提取問題,包括我們的生活垃圾能夠產生多少氣?中間轉換成多少油?多少碳以及什么樣的物質,鐵鋁占多少的比例等。這個還不是很成熟,也沒有規?;茝V。但在2016年,萬容科技建成了每天處理300噸的生活垃圾的示范工廠。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