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23 16:31
來源:中國固廢網
“高標準、高穩定、均好性、高感知、生態化”,是藍色焚燒3.0的五大特征。繼2014年上海垃圾焚燒熱點論壇首次提出“藍色焚燒”后,“藍色焚燒”不斷升級,今年上海垃圾焚燒熱點論壇上升級提出“藍色焚燒3.0”概念。在論壇現場,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傅濤,詳細介紹了“藍色焚燒3.0”的特征及提出背景。并分享了“藍色焚燒3.0”如何創造環境新供給,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傅濤
以下為傅濤現場發言內容,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垃圾焚燒熱點論壇已經舉辦了四屆,都是在上海召開的。垃圾焚燒是產業的一個熱點話題,固廢領域的十大影響力企業基本上都做垃圾焚燒,或者是將垃圾焚燒作為主業,這也說明了垃圾焚燒在產業中的地位。近幾年,垃圾焚燒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非常大。
今天從新供給的角度,與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些我對藍色焚燒的思考,以及對垃圾焚燒的看法。
產業發展,推動“藍色焚燒”不斷升級與完善
首先,垃圾焚燒面臨的一大難題毫無疑問就是“鄰避效應”。反建事件時有發生,產生“鄰避效應”有幾點原因,首先有利益集團,推動“鄰避效應”的放大。其次,有部分企業缺乏溝通,政府不作為。也有一些外部原因,尤其是“習李”執政以來,強化群眾路線,對群眾事件更加重視。互聯網讓信息發展的更快,老百姓環保意識越來越強。除了外部因素,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內部因素,項目水平的參差不齊,運營穩定性差,以及生態融合度較低。
在這樣的背景下,產業要如何應對“鄰避效應”?在2014年上海垃圾焚燒熱點論壇上,我們就首次發起了“藍色焚燒”,核心在高標準、極致化,把垃圾燒到極致。但是我們面對的挑戰也是非常大,就是成本會相對提高,項目的支付能力不強,真正啟動藍色焚燒爐的企業有限,一、兩百座焚燒爐中只有少量的在向極致化的焚燒挺進。
目前,我們也感受到,垃圾焚燒領域低價競爭進一步加劇,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垃圾焚燒項目中標價格從每噸200多元到了現在的18元,生意越來越難,企業增長乏力。這能支撐起我們極致化的焚燒夢想嗎?
造成低價競爭現象,有產業的原因,個別企業不顧行業發展惡意低價。也有一些背后推手,比如會計核算準則的作用。
在這個背景下, 2015年上海垃圾焚燒熱點論壇又提出了“藍色焚燒2.0”的概念,垃圾焚燒的關注點,不能僅僅是焚燒這一個環節,焚燒并非唯一的產業環節。從收運到最后的資源化處理都同樣重要。為了把焚燒做好,焚燒企業不僅僅是把運到廠里的垃圾燒好,實際上會更多的關注到前端的收運系統,前端的分選系統和后端的處治系統、資源化系統。強調上下游的協同圍繞焚燒,實現垃圾價值的再挖掘。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PPP大資本時代下的大量“野蠻人”的進入,也給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這些因素又造成了新的低價因素,一個體現在經濟下行周期,造成了收益率的整體下滑,大量企業面臨著收益率下降,外產業轉型進入產業內部,競爭進一步加劇。相對的,我們產業仍然停留在一個初級階段,我們的用戶不能識別原來傳統的應用,在競爭中凸顯了專業度的迷失。
在內部原因和外部環境,產業發生了變形,雖然看起來風風火火,事實上,垃圾焚燒產業可持續發展已經受到挑戰,我們要看到深層次的原因。
企業在為項目的應用提供哪些需求?實際上,我們往往是滿足了相同的客戶的相同的需求。其次產業供需錯配嚴重,我們大部分企業提供用戶通用型的價值,而政府公眾用戶,卻無法識別專業與非專業,這在傳統行業非常嚴重。目前的中國100%的環境需求需要提升,一定程度上存在各種服務提升的問題。
挖掘小眾需求,或許是個寶藏
我們回頭看看中國文化特點和中國經濟模式的共性,規模化,低成本,大眾化,苦逼銷售,資本放大。過度追去性價比是大工業的興奮劑。環境供求失衡,低端領域供大于求顯著,我們用戶無法識別一百個公司的專業度。環境領域因為政策性引導,每一個企業根據自己的市場分析來做市場化。行業沒有服務標準,只有排放標準、工業標準,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服務標準。
特別像招待所,普通招待所沒有服務標準,只有床位,只有衛生。現在很多城市都建了自己的焚燒廠,但彼此之間只比較“床位”的干凈程度,只比較焚燒廠的排放標準、選址情況,根本無法識別它們的專業度,因此無法評價。一個沒有服務標準的服務行業是非常可悲的,他們逼迫所有企業,所有供應商都用低價。低價和鄰避的雙重倒逼之下,垃圾焚燒行業重新洗牌已經開始。
所以我也在想,有了排放標準,只是相當于招待所的服務標準。我們在這樣的壓力與機會下,垃圾焚燒行業需要實現新供給。我們的供給思路是什么?
我們看到高鐵目前發展的特別快,顛覆了老爺車,不僅價格提升了,服務水平也提高了。通訊行業、高速公路行業、互聯網行業也在高速發展,很多服務行業都在不斷升級。事實上,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有自己的服務標準。
很多游樂場,都以地名命名,但“迪士尼”則是以特定主題來命名,打造自己的品牌。由一種簡單的供給變成了有品牌,有標準,有服務理念的供給。同樣有品牌、有標準的,還有像餐飲界的“海底撈”、商業廣場中的“萬達廣場”等等。
這些例子都傳達一個信號,當設施發展的時候,我們需要思考它的品牌價值、服務價值是什么?而不僅僅是一種工程,一種存在,一種達標。
在新供給的背景下,外部環境也在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一是國際市場的一體化,二是互聯網的深入,另外還包括信息不對稱進一步減少,用戶日益強勢。還有社會小眾價值的顯現。小眾市場就是特定用戶的特定價值,這種小眾產品往往可以賺大錢。我們現在追求的都是大眾供給的低價、規模、質量,其實小眾產品追求的是對特定產品的特定需求的滿足。
垃圾焚燒四層需求下,產業的兩大選擇
將這些思路引進到環保行業來,有兩條途徑來實現。一條途徑是做寬。轉型,領域拓展,新需求,需要將思維拓寬。這些往往需要央企身份,需要大資本。更大的一個層次我們是需要提高新供給,需要提升服務的層次,來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
這里介紹一下垃圾焚燒需求的四層次,最早的垃圾焚燒,只要燒得起來,就可以符合標準。第二層次是燒得達標,第三個層次是不僅要燒得達標,而且要穩定達標,天天達標。第四個層次是要燒得有價值溢出。
在這種需求層次下,我們看到兩個選擇,一個就是紅海中的藍海,高端而小眾。我們大部分產品沒有滿足市場需求,就像中國人到日本去買馬桶蓋,而我們自己生產的滿足大眾的馬桶蓋中國人不買。當然還有第二種,就是藍海中的紅海,在藍海中,在新的領域中,拓寬業務,建立新坐標。
我總結一下,產業經過三十年的快速發展,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過去建了上萬的設施,在未來這些設施根據我們環境服務的依托,這些是基礎,是項目,不是一種產品。就像招待所不是產品,但是如家是產品。一個餐廳不是產品,但是麥當勞、肯德基是一個餐飲產品,產品化時代已經到來,有了產品化的基礎,就有標準,就有服務,就有品牌。有品牌就有一種標準的收益。所以品牌是用戶心目中的豐碑,是解決“低價競爭”和“鄰避效應”核心的法寶。
我們看到很多中國人到國外采購奢侈品,這絕不是買性價比。LV包的性價比不見得比幾百元的包好多少,但仍然有很多人去買,這就是小眾需求的滿足。而我們現在產業化和品牌的基礎,已經基本具備發展的條件,包括服務、技術、智能都有所提高。
藍色焚燒3.0到來,從理念升級為產品和服務標準
藍色焚燒3.0時代已經到來,我們說3.0時代的本質,實際上就是藍色焚燒從理念升級為產品和服務標準,成為高端焚燒服務的品牌。這個服務標準體現在創新、協同、綠色、開放、共享。
藍色的服務要素架構
“藍色焚燒3.0”有五方面特征:高標準,必須基于一個相對高的標準,要追求更高的標準。高穩定,要盡量追求百分之百的達標,可能現在還做不到,但是這是一個追去目標。均好性,每個細節都要要求。高感知,互動,讓產品傳遞價值。第五生態化,包括產業生態、自然生態、社會生態。
藍色產品的商業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是社會價值本身就是一個好的生態項目,能夠傳遞給老百姓,二是政治價值,好的項目會成為地方的名片,三是市場價值,好的項目加上合理傳播,會形成產業輻射。
當下商業社會,無生態不成功,沒有一件事可以自己單獨完成。所以我們建立藍色供應鏈,藍色建設供應鏈,藍色運營供應鏈,藍色營銷供應鏈。
E20的藍色行動,有幾個方面的工作,希望與在座各位一起。我們的行動包括:協同領跑企業,聯合發布藍色服務系列標準。以經典項目為基地,主導和深度參與藍色營銷服務。另外我們以藍色品牌作為依托,引領藍色服務產品認證。E20會牽頭組建三大藍色供應鏈,為藍色產品落地提供支撐。全力助力領跑企業的藍色服務市場拓展。組建藍色金融服務體系。構建藍色品牌的大數據平臺。
E20環境平臺始終堅持用平臺的力量助力環境企業快速增長,為生態文明打造產業根基,用產業的力量改變世界。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