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省(宜興)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數據庫(JIEI Database)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6月1日,我國(大陸地區)正在開展的土壤修復工程類及調查評估類項目總計19項,投資金額約16.5億元(圖1)。據相關資料統計,2013年,我國(大陸地區)公開招投標和簽約的修復工程項目有28項,金額約15億元;2014年土壤修復工程項目數量和投資金額同比上漲42.8%和13.3%。相比之下,2015年全國土壤修復項目仍處于平穩發展的狀態,并未出現跳躍式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我國在項目投資上約達16.5億元,已經超出2013年全年市場投資總額,預計下半年市場體量仍會有進一步增加。
從項目分布地區來看
2015年上半年全國土壤修復類項目主要分布在11個省直轄市地區,且主要集中在江浙滬、鄂湘粵地區。兩地區項目數量均占比31.6%,總計占比63.2%;投資金額分別占比37.4%和58.3%,總計占比達95.7%??梢钥吹浇銣⒍跸婊浫耘f是土壤修復的主力市場(圖2)。
從土壤修復類型來看
2015年上半年,全國土壤修復項目仍以污染場地修復為主,其中場地修復占到總量的78.6%,耕地修復僅占7.1%。調查發現,耕地修復上半年仍處于試點階段,預計未來的一段時間仍會維持現狀。
一個農田修復案例
大冶市重金屬污染重點防控區農田土壤修復示范項目該農田土壤修復示范項目修復范圍達308畝,修復工期4年,計劃投資金額高達近3000萬元(中央投資)。但自從2014年7月發布招標公告以來,該耕地修復示范項目始終無著落。2015年1月初,該項目由于“進場交易材料不全,不能滿足招標條件”中止招標。恢復招標后,于2015年4月9日公布招標結果,項目承包商為“中環循(北京)環境技術中心”。
從污染物類型來看
已開展的土壤修復項目中的污染物仍舊以重金屬和VOCs為主。其中重金屬修復項目比例為64.1%,VOCs修復項目比例為17.9%(圖4)。
從投資主體來看
2015年上半年全國土壤修復項目中,投資主體為企業的超過半數,達到68.4%;政府開展的土壤修復項目則占31.6%。其中企業多以投資開發公司的形式,在地塊開發前,組織并開展對退役場地的修復;而政府多以當地環境保護局、土地資源儲備中心為主。
從土壤修復項目的治理企業來看
2015年上半年治理企業是本地企業的項目占總量的50%以上。土壤修復工程投資金額動輒千萬甚至過億,據JIEI Database統計顯示,2015年上半年開展的土壤修復項目中投資過億的項目占總量的35.7%,而千萬以下的修復項目僅占28.6%。治理企業為本地企業的項目見表1。
表 1 土壤修復本地治理企業列表
除已經開展的土地修復項目外,目前也有一些土壤修復項目開始進行方案編制,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正式進入投招標階段(表2),相關企業可做好準備。
表2 2015 年下半年預計招標的土壤修復項目
編輯:陳丹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