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6-24 10:08
來源:E20環境平臺
2015年6月18日,由E20環境平臺、中國供水服務促進聯盟主辦,瀚藍環境協辦的“走進瀚藍,探究傳統水務企業變革之道”供水聯盟第14次工作會議在廣東佛山成功召開,來自全國30余家供水企業的代表就PPP、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地水十條高標準等行業共同關注的話題進行了坦誠開放的探討。
期間,瀚藍環境作為一個從屬地性水務企業發展為全國性綜合環境服務商的行業典范,副董事長兼總裁金鐸坦誠分享了這十幾年來瀚藍環境的發展歷程以及對供水企業的啟示。
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 金鐸
瀚藍環境的三個“五年戰略”
十一五期間實現供排水一體化,從供水領域到污水領域發展,積極培育垃圾處理、污水處理新興行業,作為培育行業,試探性地進入。
到十二五期間,給排水一體化初步實現后,新的戰略目標是把公司打造成在全國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投資商和運營商,整個十二五的發展,圍繞著這幾個關鍵詞開始進行戰略布局。
首先把固廢處理當成對外拓展的尖兵部隊。到十二五的中后期,我們覺得基本瀚藍環境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實力以及在行業中,也遇到資本市場大的發展契機。
去年,瀚藍環境做了一個比較大的并購,一下子突破了地域限制,在全國取得了7個省市10個固廢處理板塊的投資項目。
在供水領域,瀚藍環境原來主要以批發式為主。2013年開始,我們借力把南海區終端管網全部收購,在南海區域范圍內形成了自己的供水系統,從取水到終端管網全面管控。
在污水領域,瀚藍環境原來只做污水處理廠,在十二五期間進入了污水處理管網運營,現正在做全南海一千公里污水管線的運營。目前規劃了發展三部曲:第一步是做基本服務,第二步是做數字化,第三步在數字化的基礎上實現智能化的調度管理,實現在污水處理領域廠網一體化的管理,將來再走向智能化的管理。
瀚藍環境在供水業務實現了立體化管理;在污水處理方面實行廠網管理;在固廢處理上則實現了內部循環和系統化、集約化的建設運營管理,破解垃圾圍城的“南海模式”在行業內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力。
目前,瀚藍環境已向有機垃圾處理進軍,向無害化、資源化進一步深化,把有機垃圾處理完了以后做成精制氣,賣給燃氣公司或者賣給用戶,形成一個生態圈。這也正是瀚藍環境提出“城市好管家”的理念的切實落地。從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燃氣供應等和居民息息相關的各個方面進行管理,并且在這管理中產生一定協同效應。這個生態圈對地方政府和公眾都將是有幫助的。
面對“十三五”,從戰略的角度出發,瀚藍環境提出“綜合環境服務領跑者”的愿景。領跑者主要要在如下方面得到體現:
第一、要在行業發展的思路上、理念上,保持一定的前瞻性,跟得上行業發展方向。
第二、在發展過程中,找到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也和外部市場能夠銜接的獨特商業模式。在未來的發展途徑中,我們還是要找到自己獨特的、擅長的在哪里,這也使我們在十三五期間在商業模式上要做更多的、不斷探索。我們提出“資源化、循環化”等環境和生態治理的方式和產業理念,在這個理念引領下,我們打造了系統化的生態產業鏈,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另外,互聯網思維對未來我們的發展很有幫助。它核心在哪里?一個是連接,一個是合作。它能使我們在行業內取得發展。
第三、理念領先。經過這些年來瀚藍環境的在環境服務業里的實踐,我們深刻感受到理念引領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瀚藍環境始終堅持“共建人與自然和諧生活”的使命,因為這是我們企業存在的價值。而在這個使命引領之下,我們提出“三好、三分享”社會責任理念,作為企業發展的導向。對外,我們提出“城市好管家、行業好典范、社區好鄰居”,建立負責任的社會責任形象,獲得公眾及政府的信任。對內,我們提出“財富的分享、能力的分享、價值觀的分享”的理念,增強員工凝聚力,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瀚藍環境“三好”責任理念
瀚藍環境現正孜孜以求的是,打造以社會責任為核心的競爭力。不管在供水污水處理行業,還是垃圾處理、燃氣等行業,瀚藍環境做的所有工作都是與居民生活、與環境息息相關,如何在發展中取信于客戶?這里提的客戶,既包括我們的終端客戶,也包括地方政府等。
目前瀚藍環境致力于做三好企業,“三好”理念是我們社會責任理念的核心。
首先是要成為城市的好管家,講的就是我們要做好環境服務。
第二是做行業的好典范。瀚藍環境希望為行業帶來一些思考和發展、新模式,使行業能夠得到健康發展。同時希望和同行,特別是上下游、周圍的供應商形成共同發展的態勢。比如在固廢處理領域,與我們合作過的設計院、設備供應商等,包括一些建筑企業,他們在瀚藍環境的示范項目上都獲得了良好業績和發展基礎。合作共贏,是瀚藍所追求的。另一方面,作為行業從業者,瀚藍環境應該成為一個典范,作出一些探索。比如瀚藍環境固廢處理業務所形成的目前國內唯一的真正實現固廢循環處理的產業園模式,也是為行業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和貢獻。
第三是要長治久安地合作,必須要取得社區的信任,要成為社區的好鄰居。
對供水企業轉型的幾點啟示
轉型是非常痛苦的,我們都是做傳統企業出來的,我自己感受有幾個障礙:
第一、觀念和思維的轉變。我覺得這是最大的障礙,轉型都需要一個創業精神。現在的企業非常成熟,恰恰缺乏的是創業精神,要實現這個突破是非常難的。
第二、組織架構和流程的轉變。瀚藍環境是一個傳統企業,本身有很多的組織架構和流程。對于一個要轉型和創業的企業來說,過去成功的經驗可能在未來就是一個難點,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的組織架構和流程一定要跟著變化。瀚藍環境今天有4大業務板塊,要把事業部做實、做強,才能有更加靈活的機制,在組織和流程方面也有很多的困惑和不適應,要不斷去調整。
第三、文化的轉變。文化無所不在,看不見摸不著。當你做一件創新的事情,去做一件要冒險的事情,文化會給你很多的捆綁和束縛。成熟的企業、傳統的水務企業有一個文化是“安全文化”。這種文化在運營的時候是非常好的,但在企業轉型時,使我們不太敢去面對風險。實際上,你的轉型一定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轉型的成敗,環境的變化,你是不清晰的,一定是在模糊的狀態中轉型的。如果我們追求企業的文化中一定都是確定性、沒有風險,是很難轉型的。
所以,文化的轉變也是瀚藍環境要去面對的。現在,我們提倡“責任文化”,其中一點就是敢冒風險。當時很多人說:“你為什么把文化定義為敢冒風險,這不是冒進嗎?”實際上我們定義的“敢冒風險”指的是一種擔當的精神。要敢于嘗試,勇于擔當,你才能實現真正的轉型。
(本文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編輯:任萌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