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1-06 16:37
來源:張掖市農業信息中心
2014年,張掖市農業資源的利用率明顯提高,循環利用型、環保節約型農業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循環農業成效顯著,向著良性方向穩步發展。
一是農業清潔生產步伐加快。全市已建設戶用沼氣6.64萬座,占農村總戶數的24.46%,建成養殖小區聯戶沼氣工程5處,沼氣的推廣在節煤、節電、節約柴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大力推廣秸稈青貯氨化,全市農作物秸稈循環利用率達到83.3%。限制使用超薄農膜,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廢舊農膜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尾菜治理提上了日程,采取飼喂牲畜、翻壓還田、高溫堆漚肥、沼氣發酵等循環利用模式,尾菜處理利用率達78%,尾菜資源得以循環利用,減輕了尾菜對環境的污染。爭取省上尾菜項目,扶持甘州大滿澤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建成全市首家尾菜擠壓生產線,年可加工尾菜250萬公斤,產品用于養殖業的飼料,市場前景廣闊。
二是節約型農業成效明顯。全市推廣農業節水面積160萬畝,實現畝均節水106.1立方米,總節約農業灌溉用水1.69億立方米,為我市生態用水節約了水資源。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284萬畝,畝均節約化肥8-12公斤,節肥率9-14%,節約成本35-50元,全市節約肥料2272-3408萬公斤,節約成本9940-14200萬元,節本增效成果顯著;三是推廣統防統治面積364萬畝,農藥使用量平均減少15%,總減少農藥用量210噸,農藥使用總量下降。綠色防控面積達到25萬畝,占總面積的6.86%,綠色防控開局良好,效果明顯。
三是循環農業示范企業掛牌運行。張掖市有年集團探索發展的“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廢棄物第一次資源化利用—廢棄物第二次資源化利用—沼渣沼液肥水還田”模式,被省農牧廳確定為全省示范推廣企業模式,“有年模式”特點是廢棄物二次再利用,廢棄物全部被利用,是一種吃干榨盡的循環利用模式。臨澤雪蓮公司探索發展的“種植業—養殖業—沼氣綜合利用(發電)—沼渣沼液還田”模式,即“雪蓮模式”,被市農業局、臨澤縣農委確定為示范推廣企業模式。兩種模式是張掖市加工企業資源循環利用的成功典范,這為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資源循環利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