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1-12 14:20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任萌萌
中國古老典籍《道德經》對“道法自然”推崇備至,在五千多年的文明歷程中,這種師法自然、遵循規律的思想歷代傳承,成為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如今,正是這種思想在餐廚垃圾處理領域開出了鮮妍的花朵——將源于自然界的餐廚余物有效處理,再讓其充分回歸大地,天地的大循環就在此被理順。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嘉博文)正是這個思想的踐行者。
2014年10月31日,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主辦的“2014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召開。不久前,嘉博文執行總裁、首席科學家于家伊剛剛當選為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在論壇上她講述嘉博文“還碳于土”的主題發言獲得參會者廣泛好評。
中國“藍色經濟學”倡導者朱盾鳴認為,嘉博文的模式是最接近藍色經濟的。因為嘉博文作為環保與農業產業之間的一個“點”,并不把自己簡單定位在傳統意義上只關注末端處理的“垃圾經濟”,而是按照大自然的規律去創造產業模式,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會顧及“向自然界學習完整的生態智慧”,嚴格執行“遵循自然規律”的垃圾處理規則,在當地城管、環保部門的監管與支持下,嘉博文真正做到了將餐廚垃圾安全、有效處理。
2014年金秋時節,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執行董事張麗珍受邀參觀了嘉博文的四川分公司——位于成都雙流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參觀嘉博文的成都工廠,首先感受到了這個企業的規范與高效。”此廠采用BOT模式,總投資近1個億,通過制備生物腐植酸的技術與工藝,將餐廚垃圾轉化為農業可用的有機肥料,對土壤改良也頗具優勢。
嘉博文與當地政府有效配合,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餐廚垃圾收運協同運作機制,整個過程順暢通達,做到了“巧婦可為有米之炊”,企業有條件高效運作;餐廚垃圾被投入完整的處理流程,通過嘉博文自主創新的核心發酵設備,被有效控制溫度、濕度、PH值以及氧氣量,在生物腐植酸的技術與工藝下,進行發酵,從而實現精準生物降解,把有機廢棄物快速地轉化為工業化的高品質生物腐植酸肥料。
與傳統堆肥工藝相比,這樣既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料中的中、微量元素和有機質,當然主要成分就是碳,還能實現高效、工業化生產,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
嘉博文的“碳肥”分別通過了國際、國內雙重有機認證,14項指標尤其是9項重金屬含量指標均達標,符合歐盟有機標準、美國有機標準、日本有機標準,成為我國安全級別最高的有機類肥料;而且,還在國家農業部、四川等地方都有相應的農業用肥生產許可。
據介紹,嘉博文與農業基地、農產品銷售代理、農機站、農業部門等都已達成合作,已將“碳肥”邁進大自然的渠道全方位打開,“產品營銷系統立體、全面,多種的規范渠道讓好產品順其自然接地氣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嘉博文也已開啟了同“柳桃”的合作,讓“聯想大佬”柳傳志的獼猴桃種植園用上了有機的“碳肥”。
取之于自然,還于自然,嘉博文將人類的生產生活放在生態大循環中看待。于家伊曾說,碳資源的循環在新的生產方式下已經出現了農村和城市間的斷裂,嘉博文的使命就是讓碳從天上重新回歸地下,“補救”碳資源的循環,師法自然,物盡其用。
“2014(第八屆)固廢戰略論壇”將于2014年12月12日在北京友誼賓館友誼宮盛大開幕,本屆論壇將以“新常態下的產業解碼”為主題。將為產業全景展示行業動態全面剖析產業格局,從產業發展 邏輯頂層設計、政策變化趨勢、等宏觀層面進行梳理。從五大細分領域進行縱深分析,以全面解碼產業發展之道。2014固廢行業年度企業評選結果及頒獎典禮將在13日的論壇上舉行,敬請同步關注。
編輯:任萌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