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4-23 16:28
來源:中國固廢網
近年來,在國家有關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標準、優惠政策密集出臺過程中,各地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如雨后春筍般一個個拔地而起,對促進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和生態文明建設起到積極作用。據統計,截至2012年底,我國已建成投運各類垃圾發電廠142家,設計處理規模124000噸/日,總裝機規模2600MW。另據有關資料統計,2013年1月至6月全國垃圾焚燒項目招標數量為80個,較2012年同期增加近2倍。
省長謝伏瞻今年初在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省政府十項重點工作之一便是要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建設美麗河南,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全面實施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加快打造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河南。同時,還提出了將以實施藍天工程、碧水工程、鄉村清潔工程三大工程為重點改善環境質量,以節能降耗為重點加快轉變能源資源利用方式。《“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能力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5%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48%以上。
在土地資源日益緊缺、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面對快速擴大的城區規模和急速攀升的生活垃圾產生量,焚燒后可減少體積50%~80%甚至達到90%的垃圾焚燒發電,無疑是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最佳選擇。杭州錦江集團審時度勢,于2002年建成投運了當時全國最大的生活垃圾發電廠——鄭州滎錦綠色環保能源有限公司,使我省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破解了“垃圾圍城”難題。
今年4月22日是第45個世界地球日,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共同保護自然生態空間”,其目的旨在借助地球日活動平臺提高公眾對國土資源國情的認識,普及有關科學技術知識,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減少碳排放、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實踐。在全社會都在積極關注節能減排、關心美麗河南建設的熱烈氛圍中,筆者近日專程走訪了相關部門和這家企業。
變廢為寶,創造能源中節省填埋土地千余畝
遠遠望去,鄭州滎錦綠色環保能源有限公司(鄭州市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化示范工程)藍白相間的車間廠房與周圍環境和諧地融為一體,圍墻四周綠樹成蔭。走進廠區,一排排整潔的廠房錯落有致,寬闊干凈的馬路兩旁郁郁蔥蔥,成群的鳥兒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叫個不停,一派鶯歌燕舞的熱鬧景象,使人仿佛置身森林和公園,如果不是物流通道一輛輛垃圾運輸車進進出出,很難將其與垃圾處理場聯系在一起。
“對我們來說,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垃圾是應該避而遠之的無用之物,又臟又臭,但每一天人類都在產生著垃圾,它對我們來說就是取之不盡的資源。看著一車車垃圾在我們手里變成了電、變成了蒸汽,再次回到千家萬戶,造福于民,心里就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和喜悅,這是我們的驕傲。”滎錦的一位負責人說起垃圾發電如數家珍。
據了解,2002年9月25日投運的鄭州滎錦綠色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是我省第一家垃圾發電廠,由杭州錦江集團投資興建,總占地面積89畝,2001年6月動工興建,目前擁有三條650噸/日焚燒爐生產線和一條650噸/日備用焚燒爐生產線,配套三臺12MW汽輪發電機組,總投資近5.5億元。該項目通過焚燒城市生活垃圾進行發電和供熱,與鄭州市綜合垃圾處理場優勢互補,承擔著鄭州市區(含上街區和滎陽市區)全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任務,是實現省會鄭州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的重要途徑。該工程屬省產業化示范工程,鄭州市2002年重點工程,滎陽市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2013年4月被省環境保護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命名為河南省綠色企業。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鄭州滎錦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采用浙江大學和杭州錦江集團聯合研發的高技術成果——異重循環流化床垃圾清潔焚燒集成發電技術,通過垃圾預處理、煙氣凈化處理、灰渣分離回收、床下點火啟動、焚燒爐工業自動控制等綜合集成,適合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多組分、高水分、低熱值等特點,居國內領先水平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7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據統計,截至2014年3月底,該公司已累計處理鄭州市區(含上街區)和滎陽市區生活垃圾547萬噸,發電19.3億度,供熱132.7萬噸,節約填埋土地1000余畝,為省會鄭州生態環境改善、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等做出應有貢獻,社會效益顯著。
節能減排,環境治理中技術創新杜絕二次污染
“我們是一家綠色環保能源企業,在發展中承擔著很大的社會責任,不但要注意節約資源,在環保方面還必須要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地,中間對得起自己,一定要做名符其實的綠色企業。”公司負責人在談起節能環保時講道。
據了解,作為一家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環境治理企業,該公司依托投資方——杭州錦江集團強大的資金和技術實力,在節能減排方面不斷技術創新,不但創造了行業最高技術水平,還有效杜絕了二次污染。
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政府的節能減排目標要求,公司先后對四條焚燒爐生產線進行了升級改造,改造后的垃圾焚燒鍋爐由中溫分離變為高溫分離,技術水平達到浙大—錦江最先進的第九代爐型,改造后的生產線垃圾給料系統更加均勻,燃燒系統更加穩定,污染物排放指標進一步優化,設備運行周期進一步加長,特別是改造后新系統節能水平大幅提高,入爐垃圾與煤重量比由80∶20提升至95∶5左右,原煤摻燒量降低了75%,節能水平提高了75%,已遠遠優于國家資源綜合利用電廠垃圾與原煤摻燒重量比80∶20的認定指標要求,一躍成為垃圾處理行業領先企業,為企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環保治理方面,公司始終堅持一個理念,焚燒處理垃圾必須確保廢氣、廢水、廢渣等安全達標排放,確保現場干凈整潔,創造維持好的工作環境,向員工和廣大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據了解,該公司垃圾焚燒爐煙氣凈化系統采用了國內先進的“半干法脫硫+活性碳吸附+布袋除塵器”處理工藝,可有效去除煙氣中的SO2、NOX、HCl、二口惡英類等有害物質,在每季度的污染指標監測中,各項污染物排放指標均優于《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01)的要求。同時,該公司還按環保部門要求,在煙囪總排口安裝有煙氣污染物在線監測系統,做到了數據與環保局聯網實現在線實時監控。
對于社會關心的二口惡英類排放問題,重點是抑制垃圾焚燒煙氣中的二口惡英類生成和二次合成,即在垃圾焚燒過程中堅持“3T”原則,控制焚燒溫度在850℃~950℃之間,爐內焚燒煙氣滯留時間大于3秒,同時在焚燒爐尾部設置煙氣急冷快速通道重點防止其二次合成。同時在后期采用活性碳吸附工藝進行處理,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在每年的二口惡英類專項監測中,該公司二口惡英類排放指標不但低于《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01)要求限值,并達到了歐盟排放標準。
受季節因素和生活習慣影響,每年夏季生活垃圾含水率都會急劇上升,為解決在此期間垃圾滲出大量污水的問題,提高垃圾焚燒經濟性,2012年12月公司又配套建設了200噸/日污水處理站一座,將垃圾滲濾液全部收集采用“混凝預處理+UASB+A/O膜生物反應器+NF”工藝處理,處理后水質能夠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一級標準,可作為廠內循環水補水、綠化、道路清洗、煤場抑塵等用水使用,實現全部回用。另外,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少量污泥,經干化處理后可摻入垃圾中焚燒處理,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甲烷氣體,采用就地點火燃燒方式處理,可基本實現污水處理過程的“零排放”。
在垃圾焚燒飛灰處理方面,該公司先人一步,在2014年初國家環境保護部辦公廳《關于城市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處置有關問題的復函》指導意見出臺前,去年下半年就按集團統一部署,派技術人員深入市場考察訂購處理設備,并于今年初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嚴格按國家最新環保要求做好飛灰處置工作。目前,該公司垃圾焚燒飛灰先在廠內進行固化處理,經檢測合格滿足《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相關標準要求后,再轉運至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置。
為做好廠區環境治理工作,今年初在對垃圾卸料平臺、地磅房生物除臭噴霧系統等進行完善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增加投資,擴大了除臭系統安裝覆蓋范圍,增加噴灑頻次,確保將廠區內垃圾異味降到最低限度。同時,還新購置專用灑水車一輛,每天對廠區和廠區周圍道路進行噴灑,保持路面清潔,消除車輛出入引起揚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心系環保,曾經連年虧損仍堅持焚燒處理垃圾
由于發電所用垃圾成分的復雜多變性,投資、運營、維護和環保治理成本都要高出常規電廠很多。而最初20元/噸的垃圾補貼和較低的電價,使企業在投運后的連續多年時間里,每年都虧損上千萬元,現金流倒掛,員工工資都要從集團拿。有人說,做企業就是為了賺錢,不掙錢你們還堅持,你們公司傻啊?
其實,這正契合了錦江集團發展垃圾發電產業、治理環境、回報社會的初衷。錦江集團是國內最早研發并投資環保能源領域的民營企業,其研發和投資垃圾發電廠的初衷就是定位為保本運營,并一直依靠持續的技術革新降低成本,才逐漸走出了一條市場化之路。
當年,為了幫助企業走出困境,省有關部門,特別是鄭州市委市政府、滎陽市委市政府幫助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考慮到企業投產以來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面所發揮的特殊貢獻,在2008年鄭州市政府常務會議上,確定了按保本運營的原則對公司進行經營情況審計,并根據審計出來的虧損金額進行補貼。前兩年,為簡化手續,市政府又在綜合考慮公司電費、汽費等收入情況下,以保本運營原則確定了目前的按噸補貼標準。
“近年來,隨著省會鄭州市區人口的不斷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及城市框架的不斷拉大,生活垃圾產生量每年都有10%左右的增長,省會鄭州現有垃圾處理能力已近飽和。為從城市管理長遠規劃考慮,2012年底鄭州市政府決定啟動我廠日處理2000噸垃圾焚燒擴建工程,當地規劃部門已經多次考察選址,目前因種種原因尚未確定。”在問起企業經營發展情況時該公司負責人說。
截至2014年2月底,杭州錦江集團已在浙江、安徽、山東、河南、云南、湖北、江蘇、吉林、內蒙古、寧夏、天津、陜西、新疆、山西、廣西、黑龍江、湖南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及東南亞地區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餐廚垃圾、污泥等)逾三十家,累計日垃圾焚燒能力逾40000噸,垃圾電廠個數和垃圾處理量已經連續三年位列中國境內第一位。
2013年9月,由商務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十七個部門和單位指導支持,央視網主辦的完達山•誠信之光2013中國信用企業發布會上,杭州錦江集團作為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發電國產化技術開創者與引領者,以在循環經濟發展領域腳踏實地、誠信共贏、為中國環保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基礎上,與海爾、青島啤酒、阿里巴巴、格力、北汽等20個企業一起,被授予2013中國信用典范企業。
2013年12月,由中國固廢網、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聯合舉辦的中國固廢處理處置領域最具影響力峰會——2013年(第七屆)固廢戰略論壇活動中,杭州錦江集團又憑借在固廢處理領域集聚的企業戰略核心競爭力、市場競爭力、行業公共事件與公益活動的參與程度、品牌口碑和影響力等四大方面的強大實力,獲評“十大影響力企業”獎項。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不僅是城市管理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更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垃圾處理看似城市管理小事,實則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美麗河南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意義重大。讓我們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共同關心垃圾處理,共同做好美麗事業,共同保護人類地球家園。
編輯:田皓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