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2,固廢行業的發展面臨著"喜"與"憂"的雙重局面。"喜"在國家對環保產業發展在政策、投融資等方面的支撐傾斜,"憂"在國內外金融形勢的嚴峻、經濟的不景氣。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環境修復、垃圾滲濾液等固廢行業多個細分領域市場逐漸走熱,吸引著越來越多企業的參與; 另一方面,固廢企業各顯市場神通,按計劃進行上市融資計劃的同時,積極謀劃戰略轉型、商業模式創新,以實際行動參與并推動著固廢行業健康發展。
經廣大網友參與支持,中國固廢網年度新聞盤點“2012固廢十大新聞”新鮮出爐。年度新聞回顧了年度政策與市場熱點新聞,詮釋了產業發展重大動態,以期窺探市場未來方向,為企業提供發展借鑒與參考。
1.“十二五”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出爐,總投資約2636億元
4月底,《“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出爐,規劃指出到2015年,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能力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5%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48%以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2636億元,有分析指出,該規劃的出臺使得生活垃圾處理產業潛能在環保領域逐步釋放。
2.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發布 垃圾發電迎來發展契機
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提出以生活垃圾為原料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均先按其入廠垃圾處理量折算成上網電量進行結算,每噸生活垃圾折算上網電量暫定為280千瓦時,并執行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桿電價每千瓦時0.65元。該政策規范了以生活垃圾為原料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價格,直接利好企業,垃圾焚燒發電或將迎來發展契機,各地掀起一場“垃圾發電”熱潮。不過前期投資成本太大、發電本身利潤太低,反對聲音過多等不利因素,依然給行業發展帶來了阻力。
3.餐廚垃圾處理行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
餐廚垃圾處理領域一方面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視,另一方面項目市場的空間也吸引了企業的重點關注與參與。11月份,第二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城市出爐,加之之前眾多利好政策漸次落地推動餐廚垃圾處理處置市場不斷發展,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國內市場垃圾處理處置企業在餐廚垃圾領域已頗具規模,餐廚垃圾處理企業在技術創新、經營方式等方面不斷發展,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毋庸置疑,餐廚垃圾行業的發展已然駛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但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處置行業正處于起步階段,其前景將同時充斥著無限光明與重重困難。
4.污染場地修復將成為環保產業新的增長點
10月3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上半年,由環保部牽頭制定的《土壤環保“十二五”規劃》目前已進入國務院審批程序,有望近期公布。政策的支持,也吸引著中、外資企業的紛紛進入。我國未來用于防治土壤污染的全部財政資金將達數千億元,到2020年有可能達到上萬億,污染場地修復產業正在逐步興起,成為環保產業新的增長點。
5.政策利好,市場火熱,固廢處理企業爭相上市
隨著國家政策對固廢處理行業的支持,固廢處理市場火熱,企業上市融資依然為主流。東江環保四月份中小板上市,北京中礦環保已通過過會,海諾爾環保、江蘇天楹賽特集團、杭州錦江集團、深圳德潤、綠色動力集團、浙江偉明、中科通用、重慶三峰、北京機電院、北京建工環境修復有限公司等準備上市。
6.企業兼并購加劇 調整核心業務延伸產業鏈
今年企業的收購并購信息屢傳,一方面通過業務整合、收購/并購進行核心業務的調整,另一方面通過收購并購進行規模及產業鏈的擴張。北京發展擬5.3億美元收購垃圾焚燒發電業務;盛運股份購買中科通用80.36%的股權;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欲收購天津泰達環保有限公司;南海發展競得綠電能源30%股權。興蓉集團收購了成都興蓉再生能源公司100%股權;國中水務借勢天地人進軍垃圾滲濾液領域;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擬收購杭州大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專注于滲濾液處理的維爾利今年也將目光放在了固廢處理領域拓展上。從收購并購方向來看,環境修復、垃圾滲濾液為企業主要擴張領域。
7.固廢市場吸引眾多水企參與
繼去年首創、中國水務、碧水源、曉清環保等眾多水企進軍固廢領域以來,今年興蓉集團、國中水務、中環保水務、北控水務、維爾利等也加入到這一陣營中來,探尋新的發展空間。從企業戰略調整的方向也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間,以餐廚垃圾處理、土壤修復、污泥處理處置等為代表的固廢產業將迎來發展高峰,企業的競爭也將加劇。
8.污泥處理處置產業發展受多因素制,產業尋求突破
在經歷了2011年不斷高漲的市場熱度之后,2012年的污泥處理處置市場由熱轉冷,出現了傳統投資模式支撐的市場停滯、服務價格滯后制約商業模式形成、股權投資由情緒高漲轉入觀望等多個現實問題。同時,由于專項政策的不明確,政府投資受金融和財稅政策等宏觀因素的影響難以落實,責任主體劃分不明晰也給產業發展帶來隱憂。
9.生態補償有望破解垃圾焚燒廠選址爭議
今年以來,由垃圾焚燒廠選址問題引發的爭議此起彼伏:10月中旬,北京南宮垃圾焚燒廠建設遭民間反對,中國環保人士與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展開博弈;廣州花都垃圾焚燒廠選址或開聽證會;9月初,東莞虎門垃圾焚燒廠選址將再次征集民意,群眾表示不反對垃圾焚燒,但對選址有不同意見。今年5月起,廣州市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區域生態補償暫行辦法開始實施,專家認為,生態補償或可破冰越演越烈的鄰避沖突,為全省乃至全國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10.地溝油再次掀波瀾 非法制售仍然猖獗
今年8月,太太口服液生產商健康元被曝為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不惜漠視生命、罔顧法律采購地溝油制藥。隨后,共計58家企業被證實牽涉此番“地溝油事件”,涉及飼料、食品和制藥等領域,引發消費者和輿論的廣泛關注。
編輯:劉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