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固廢網獲悉,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環保有限責任公司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浙江大學合作,共同承擔的科技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生活垃圾/醫療廢棄物焚燒阻滯二惡英產生成套技術與裝備開發》課題研究工作進展順利。
中試實驗基地選在泰安中科環保電力有限公司,其中北京中科通用公司負責生活垃圾焚燒阻滯二惡英產生中試實驗系統和示范工程的設計、建設以及運行,并協助中科院生態中心進行相關的阻滯實驗與采樣工作。泰安中科采用了北京中科通用設計的500噸/天循環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燒爐和與之配套的尾氣處理系統,共2條焚燒線,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800噸。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在泰安中科2#焚燒爐進行了循環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燒爐二惡英類物質原始排放的測試。測試共采集煙氣樣品7個,取得不同工況下焚燒煙氣中原始的二惡英含量(由于測試針對原始排放,故測試期間尾氣處理系統沒有投加活性炭粉末),為后續的阻滯實驗提供數據參考。
經過生態中心對焚燒煙氣樣品的分析、測試,得到如下結果:泰安中科2#焚燒爐布袋除塵器出口煙氣中二惡英含量為:最小值0.007ng-TEQ/Nm3,最大值0.06 ng-TEQ/Nm3,平均值0.024 ng-TEQ/Nm3。所有樣品二惡英含量均遠遠低于國家標準和歐盟標準(0.1 ng-TEQ/Nm3)。
循環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在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優勢,以二惡英類物質為例,循環流化床焚燒爐充分發揮了“3T+E”的技術優勢,將垃圾中原有的二惡英類物質及其他有機物充分燃燒、消解,再輔以其他控制二惡英類物質生成的技術手段,排放完全可以達到或優于歐盟標準。
編輯:劉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