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8-07-18 16:57
來源: 阿爾法工場
作者:
“就算現在兩方面加起來收支平衡,那也很吃虧,預計至少還要賠2年,”蘇陽很犯愁。
其實,在并購重組過程,出現各種不良反應的大有所在,云飛揚只不過是身在其中而已。
據據wind數據顯示,僅2017年兌現的761條并購重組對賭協議中,251條對賭協議并購標的未達到其承諾業績,占比高達32.90%,涉及上市公司225家,其中28家上市公司并購標的在2017年出現虧損。
而到2017年年報披露結束以來,約有104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關于業績補償公告,其中部分企業或已收到補償款,或回購注銷了相關股份,不到總數的一半。
每年將近10個億要填進去,云飛揚的苦日子還沒有結束。
命根子都壓上
上市后該有錢了吧!
是的,資金能力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了。
蘇陽羅列了上市至今這幾年所有能動的資金。IPO時,云飛揚募集了20億,之后2016年增發募集了18億;期間組建并購基金募資26億,股權投資基金15億,銀行授信15億,抵押貸款20億,自有資金15億。總計129億元。
從數字上看,已經不少了。可蘇陽天天發愁錢不夠用。
“家大業大,到處都得省吃儉用,還是入不敷出,2017年營收也就65億,凈利潤早已滑落至10%以下了。”蘇陽認為,除了各項成本增加,毛利下降因素外,不斷的加大投資也影響了分紅。
是的,傳統的機械制造裝備技術含量偏低,要掌握一定高度的技術不容易,蘇陽因此將物聯網產業作為今后的主導產業,連續5年進行投資,研發、建廠、收購等前后總計投入超過20億元,而回報從2017年開始,約4.5億營收。
另一方面,公司員工從最早的120人已增至當下2700多人,“有些子公司的總經理年薪都得兩百萬,技術人員也大幅增加”,加上福利等,平均到人頭上差不多得每年10萬元。
同時,各項財務成本和營業費用成倍增長,“貸款綜合成本已經到了8%左右,每年就要去掉大幾個億”。
還有各種稅務、任務指標等,如果不是申請到了高新和雙軟,上稅更多。而諸如各種年費有增無減(這個后面會有所涉及),“光各種捐贈一項,平均每年恐怕得上千萬吧”。
而多元化發展使得資金更加捉襟見肘。從2011年開始,云飛揚公司就先后介入了智慧停車、智慧小區、特色小鎮、智慧醫療等各個物聯網大行業,甚至還差點建廠生產智能鎖。
“一方面單一主業很難把盤子鋪大,二來收入多元化也有利于抵抗風險,”另一點蘇陽沒有明說,但通過交談,盟君知道,直到現在為止,關于并購,他其實還不甚明了,大的框架知道,某些核心條款也懂,但很多技巧財務方面的事情,都是委托劉峰在處理:
“他做得不錯,也很負責,基本都沒有出大的紕漏,要說疑惑,倒是有幾個案子在估值上意見有些不同,不過總覺得他更專業,也相信他,所以就點頭了”。
不過,最讓蘇陽記憶深刻的是在上市公司協會里碰到的幾件事,最終差點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2014年,因為云飛揚上市,蘇陽自動成為上市公司協會成員,獲得了不少的幫助,但其中兩件事傷害卻很大。
一是協會里組建了幾個不同的圈子,蘇陽參加了兩個,一個是制造業為主的智能制造小組,一個是技術創新小組。可幾乎每次聚會,聊的都是大項目,動輒幾十億上百億,甚至還有人拿了幾個億去炒幣。
“我對投資是真不感興趣,也學不來,聽聽就好,可炒幣和包明星之類的事情,我是抵觸的,漸漸地小組里也就沒我什么事了,也很少參與了”。
只是沒想到,在一次避無可避的聚會上,蘇陽中招了。
“當時有個組長拿了個300億的能源項目來,說小組8個人,每個人50億都不到,組長出100億,去澳大利亞收購一個瀕臨破產的公司,轉手賣給大型能源集團,下家都找好了,關系很硬,下家不方便直接出面購買,至少每人能分10億,在場諸位,只要知道的,即便不參與,也要大出血才能封口。”
蘇陽打聽到了組長的厲害,拼湊起來準備了30億,總覺得心里不踏實,就先沒打款。
“后來夫人知道這事,就問我:這么好的事為什么要一起投錢?你會搞能源嗎?給你座大山就有礦?云飛揚和你投資的那些項目都做得很順暢了嗎?”蘇陽回憶道,“她直接把我問蒙了,云飛揚還算可以,可新項目沒幾個賺錢的啊?以你現在的情況,駕馭云飛揚都這么費勁了,還想著短時間內做得更大”?
于是,蘇陽找中間人溝通,給了組長3億入股金了事。后來得到消息,那個項目前后拖了兩年才收購完成,也確實有不錯的礦,卻在17年因各種原因停產,至今還捏在手里。
“這幾年資金面越來越緊,銀行貸款額度逐年在下降,組建專項并購基金募資難度也很大,利率還在漲,要是那30億投下去,估計我真得無力回天了”。
虛榮、誘惑、好勝心,無時不刻左右著人們,這件事典型的應證了一句話,撒旦是現世的王。
多方折騰之下,2016年,蘇陽拿出了狠招,把持有的云飛揚公司股票進行質押,當時股價30多塊,市值約300億,蘇陽股份市值110億,抵押了一半,拿到了18億。
2017年,云飛揚股價遭受腰斬,為循環使用這18億,蘇陽把剩下的股票全部抵押。
2018年至今,云飛揚股價又跌去了30%,蘇陽把某些資產二次抵押,較高利率從民間機構貸款把銀行缺口給補上,“公司出口一直在降,利潤持續下滑,現在要是再有個風吹草動,我就要崩盤了!”想到這里,蘇陽覺得,現在已然被架上去了,要么找到資金頂過去,要么被人收購,要么就真要脫光光了。
“云飛揚就是我的命,我連命根子都押上去了,借了一年的錢,也只是杯水車薪!”蘇陽很焦慮,劉峰自從2016年升調到省外之后也沒再多聯系。“劉峰和那個組長關系不錯”。
編輯: 徐冰冰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