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專欄 > 正文

傅濤:環境產業走向兩山時代 最偉大的企業正在環境領域產生

時間: 2018-04-11 17:41

來源:

作者: 傅濤

傅濤指出,下一代最偉大的企業正在環境領域產生,未來領先世界的、支撐生態文明的產業一定是兩山產業,是環境產業的更高階段。環境產業是最有能力,以最快的捷徑達到兩山產業的一個產業形態。因為這個產業具有偉大的基因,最偉大的下一代的企業家就在環境產業中,正在成長之中。

2018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第40年,中國水業改革也進入了第20個年頭。十九大后,中國進入到了全面開啟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背景下,需要有新的經濟形態,新的經濟形態,需要有新的產業支撐。”在2018水業戰略論壇上,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創新性的提出了“兩山經濟”理論。他認為,在新時代背景下,環境產業正在走向兩山產業時代,需要用改革和創新來構架兩山產業。

傅濤.png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 傅濤現場發言視頻

傅濤2.jpg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 傅濤

以下為傅濤博士的現場發言內容:(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水業戰略論壇已經走過了16年,與廣大環境人一起攜手,見證了水業改革開放的20年歷程。十九大后,我國進入到了全面開啟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在新時代背景下,水業要向哪里走?

在2018水業戰略論壇上,傅濤創新性的提出了兩山經濟理論,他強調,兩山產業時代大幕已經拉起。他圍繞人民、改革、創新三大關鍵詞,詳細介紹了兩山經濟的架構,以及兩山產業的基本特性。

要立足人民來理解產業的大邏輯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幾分鐘的閉幕式發言中,84次提到“人民”,“人民”是習近平總書記發言的核心詞,再次強調了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群眾謀福利、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從這一點講,產業的發展也更應該從人民的利益出發。

環境產業本質是什么?環境產業是公共服務的外延,一部分公共服務政府自己不干了,外派給產業,才有了環境產業。因此,環境產業是一個政策驅動性產業。

改革就是一個產業化、市場化的過程。十九大后,E20組織了十九大學習小組,系統學習并形成了學習心得手冊,通過學習與研究我們發現,中國的環境需求,實際上是因政策而動的。以前先治理什么后治理什么,是看哪里的問題突出,就從哪里入手。現在決定先治理什么后治理什么,很大的因素是靠政策驅動的。老百姓關心什么,政府就先做什么。治理什么能讓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增強,就先做什么。

環境政策的驅動要素在發生變化,以前可能因為缺錢而改革,因為追求效果而改革,追求與國際接軌而改革,現在我們唯一的驅動標準是人民。把人民的需求細化成一個環境治理驅動效果,就是政策。

傅濤認為,環境政策之心是政治,以前研究各個部門的政策,研究國務院的政策,后來發現這些政策都出自黨的政策,而黨的政策都是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的,是能滿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求的,這是政治的原點。

在這種背景下,環境產業僅僅在商言商是不夠的,只有理解政治,才能理解環境產業的政策與市場。

以人民為中心是核心的價值追求,政治的本質就在講人民。如何立足人民來理解產業的大邏輯呢?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中國人民有四個偉大的精神:創造的精神、團結的精神、奮斗的精神、敢于夢想的精神。這是中國最大的財富,也是共產黨四個自信的來源。為什么黨能有領導一切的決心和勇氣?因為黨和人民在一起,有偉大的人民做后盾。

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人民利益。如果黨必須時時刻刻和人民站在一起,那么黨就必須時時刻刻把生態環境當作重要的事情來對待。

生態環境建設任重而道遠。城市的發展,政府的支付能力,以及企業的增長方式都要發生轉變。環境保護應該走向更加平衡、更加均等、更加充分。之前,環境產業把好干的活都干完了,如污水處理廠BOT、垃圾焚燒等領域已經十分火熱。而現在留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如農村環境、地下水污染等問題還很突出,如果完全靠地方政府,他們的支付能力有限,環境管理要走向更精細化、均衡化的環境服務,必將面臨很多問題。

所以200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就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偉大理論。E20研究院也一直在研究將綠水青山做成金山銀山的路徑。綠水青山本身就是要賺錢,因此,要盡量少花政府的錢,不花用戶的錢來做好綠水青山的保護。這是兩山論的核心,需要兩山產業的支撐。

傅濤強調,中國進入新時代,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一切改革的主導方向,一切工作的成敗,都將歸于人民的利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與人民站在一起,這是新時代很重要的特征。

傅濤.jpg

傅濤指出,讓政治回歸簡單,無論你是務實的環境企業家,還是一個清高的環境學者,亦或一個專心業務的投資家,都請收起對政治的清高與不屑,讓我們攜手讓政治回歸簡單。關注老百姓的滿足感、幸福感。

環境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是深化改革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102次提到改革。2018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四十年,也是中國水業改革的20年。要將改革進行到底,在這個關鍵節點,要向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致敬,向水業改革二十年致敬。傅濤強調,是改革開放成就了中國持續四十年的增長,是改革成就了環境產業的產生與發展。

1998年,我國第一個水業領域BOT項目獲批、《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印發,把供水作為市政公用的一部分給了市場。早期改革的動力因素是因為政府缺錢,1994年分稅制,地方政府沒有完全的地方公共服務的支付能力。首創早期能快速發展,也是由于成功上市,對接了資本,帶來了資金。

編輯: 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傅濤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 、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


作者新文章

作者熱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