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5-04-22 12:47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肖瓊
五、再生水利用
目標
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京津冀區域達到30%以上。
現狀
目前,我國的再生水利用相對較低。根據環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再生水生產能力1760.7萬立方米/日,再生水生產量24.4億噸,再生水利用量15.4億噸,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僅8.3%,離規劃目標相差甚遠。
未來市場空間
根據E20研究院發布的年度報告內容顯示:再生水市場投資規模仍有很大上升空間,未來隨著管網建設的逐漸跟上,再生水項目的平均投資規模將有所上升。2015年到2020年間,包括工程建設、運營在內的投資需求將近850億。
利好企業
再生水領域也是戰略地圖?重點關注的細分領域,其發展也將會以創業環保、碧水源為代表的專業化投資運營企業,以津膜科技、賽諾水務等為代表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打開市場機會。
六、海水利用
目標
在沿海地區電力、化工、石化等行業,推行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循環冷卻等工業用水。在有條件的城市,加快推進淡化海水作為生活用水補充水源。
現狀
我國的海水淡化能力在“十一五”期間快速發展,五年間,新增產能52.7萬立方米/日,年均增速達到71%。根據2005年發布的《海水利用專項規劃》提出,到2010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日產80-100萬立方米,到2020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50~300萬立方米/日。而截止2011年底,我國日淡化海水能力約64.3萬立方米。對比數據分現,海水淡化雖取得一定發展,但仍與規劃存在一定的差距。
未來市場空間
根據E20研究院預測,隨著海水淡化技術進步、國產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規模的大型化,淡化海水的噸水投資會逐步降低,估計2015年到2020年間,市場容量將近900億元。
利好企業
海水淡化市場的發展,將拉動該領域以反滲透技術為核心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發展,為戰略地圖?所提示的優秀企業,如賽諾水務帶來市場機會。
七、地下水
目標
2017年底前,完成地下水禁采區、限采區和地面沉降控制區范圍劃定工作,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
現狀
當前地下水污染問題較為突出,根據全國地下水環境質量檢測點的數據顯示,水質較差的比例達到43.9%,極差的比例達到15.7%。由于地下水修復技術及其復雜,我國地下水修復處理技術能力還相當薄弱,當前還未形成較大的市場規模。
編輯: 蔡囊
E20研究院副院長,雙百聯盟秘書處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