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6-08-25 15:33
來源: 中國固廢網
作者: 傅濤
現場發言視頻實錄
“高標準、高穩定、均好性、高感知、生態化”,是藍色焚燒3.0的五大特征。繼2014年上海垃圾焚燒熱點論壇首次提出“藍色焚燒”后,“藍色焚燒”不斷升級,今年上海垃圾焚燒熱點論壇上升級提出“藍色焚燒3.0”概念。在論壇現場,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傅濤,詳細介紹了“藍色焚燒3.0”的特征及提出背景。并分享了“藍色焚燒3.0”如何創造環境新供給,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傅濤
以下為傅濤現場發言內容,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垃圾焚燒熱點論壇已經舉辦了四屆,都是在上海召開的。垃圾焚燒是產業的一個熱點話題,固廢領域的十大影響力企業基本上都做垃圾焚燒,或者是將垃圾焚燒作為主業,這也說明了垃圾焚燒在產業中的地位。近幾年,垃圾焚燒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非常大。
今天從新供給的角度,與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些我對藍色焚燒的思考,以及對垃圾焚燒的看法。
產業發展,推動“藍色焚燒”不斷升級與完善
首先,垃圾焚燒面臨的一大難題毫無疑問就是“鄰避效應”。反建事件時有發生,產生“鄰避效應”有幾點原因,首先有利益集團,推動“鄰避效應”的放大。其次,有部分企業缺乏溝通,政府不作為。也有一些外部原因,尤其是“習李”執政以來,強化群眾路線,對群眾事件更加重視。互聯網讓信息發展的更快,老百姓環保意識越來越強。除了外部因素,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內部因素,項目水平的參差不齊,運營穩定性差,以及生態融合度較低。
在這樣的背景下,產業要如何應對“鄰避效應”?在2014年上海垃圾焚燒熱點論壇上,我們就首次發起了“藍色焚燒”,核心在高標準、極致化,把垃圾燒到極致。但是我們面對的挑戰也是非常大,就是成本會相對提高,項目的支付能力不強,真正啟動藍色焚燒爐的企業有限,一、兩百座焚燒爐中只有少量的在向極致化的焚燒挺進。
目前,我們也感受到,垃圾焚燒領域低價競爭進一步加劇,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垃圾焚燒項目中標價格從每噸200多元到了現在的18元,生意越來越難,企業增長乏力。這能支撐起我們極致化的焚燒夢想嗎?
編輯: 李丹
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