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5-04-14 15:57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肖瓊
以十大影響力企業為樣本,由2010年—2014年營收增長率分別為25.87%、16.26%、27.20%和22.47%,“五年來,企業的營收增速也保持得比較高。隨著水價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相信整個水業領域的營收情況會越來越好。”
水處理規模:32強占近半壁江山
入圍中國十大影響力的前32家企業相關數據顯示,它們掌握了中國水業領域45%的水處理量,約2億噸/日,而且其中的前15家企業水處理規模占中國水處理總規模的35%,前10家占28%,尤以北控水務較為突出,其以2488噸/日的處理規模在十大影響力企業中遙遙領先。
“以近5年十大影響力企業為樣本,”肖瓊表示,“水處理規模的平均增速在2014年出現了快速增長。而北控水務的增長速度卻有所減緩,但是其基數很大,所以增量依然最大。”
并購:資本游戲不乏大手筆
“水務市場呈現欣欣向榮的態勢,也引起資本的關注,”肖瓊列出2014年十大影響力企業的代表性收并購事件,不難發現,2014年水業領域的“資本游戲”不乏大手筆,例如北控水務斥資30億收購金州環境投資股份有限公司92.7%的股份,上實基建投15.48億拿下復旦水務92.15%的股權。
“收并購都拿下了占有絕對優勢的股權”,例如北控水務對南京市政設計院、首創股份對梁山海源水務公司、康達環保對濮陽水務,都是斥資拿下了100%的股權,“排名靠前的企業,其規模擴張很多是通過收購和并購的方式。”
上市:迄今約140家企業上市
環保企業上市融資也讓企業規模加速擴張。肖瓊表示,截止2014年年底,約有140家環境上市企業,“平均PE(市盈率,即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約40倍,在中國全行業的PE中排第6。”
2014年年底上市的四川環能德美表現尤為突出,自上市之日起,已有10個漲停板,股價漲了近3倍。肖瓊表示:“上市不僅為環境產業打開了一條很光明的融資通道,而且也快速形成了很多具備了品牌影響力的專業治理企業。”
編輯: 李丹
E20研究院副院長,雙百聯盟秘書處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