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專欄 > 正文

環博會思考 政策完善下環保產業細分領域投資機會

時間: 2016-05-10 10:12

來源: 東吳證券

作者: 袁理

4)桑德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雄厚實力。桑德在十多年前就已經走出國門,首先是設備出口,之后是技術和EPC的輸出,不斷加大對環保設施投入。走出去也是國際化能力提升的過程,盡管競爭激烈。建設、規范、技術、排放標準的不同會加大走出去難度;企業同時需要應對匯率變化風險,積極探索商業模式創新。

5)博世科是廣西第一家環保上市企業,做工業廢水起家,現在已經開始涉及到了土壤修復,地處廣西區位優勢有望借助一帶一路平臺實現技術輸出。

6)興源環境由裝備開始,不斷轉型環境綜合服務商,并購思路清晰。公司參與了較多的G20相關的環保項目。在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區占領了較大的市場。

7)威立雅到中國多年,帶來的資金、技術并不是最重要,關鍵是深入了解并融合進入了中國的模式,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4、環保與供給側改革

1)供給側改革,實現生產與需求的有效對接,政府財政和社會成本最低化;

2)環保產業2008年以來年均增長18%,投資占GDP1.5%;

3)少關閉工廠,多整合兼并。

5、VOCs控制與第三方治理

1)按照目前狀態,十三五期間VOCs減排10%存在較大壓力,實現有難度;

2)存在問題:無組織排放、污染源廣、種類多、核算復雜、治理基礎薄弱;缺陷和思路:管控模式待轉變、頂層設計確實、管控起步階段、工程化能力有限;

3)VOCs中外定義存在差異,新環保法進行重新規范,十三五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納入排放總量控制,未來監管有望加強;

4)以石化行業、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為入口進行綜合整治,其中石化行業要求2017年7月1日全面達到VOCs控制標準要求,2017年底較2014年減排30%。

5)控制方法:行業排查,推進清潔生產,全面推行泄漏檢測與修復,加強有組織工藝廢氣治理,嚴格控制儲存裝卸損失。

6)排污費倒逼企業減排,排污企業更有動力引入相關環保機構進行治理;

7)管控思路:污染物定義、估算方法、排放申報、污染檢測、石化行業綜合整治方案;

6、對話,環境第三方治理——市場化專業化

對話人:趙笠鈞,(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孫明華(蘇伊士環境執行副總裁),王月淼(清新環境監事會主席兼營銷總監),韓小清(曉清環保董事長),趙晉靈(億利資源集團總裁),申鎮(大唐環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瑞蓮(山東派力迪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1)歸結為一個方向來談,供給側改革關鍵是制度上的改革,第一方是污染企業,第二方是政府,如果政府監管到位本來不需要第三方。然而,由于政府和群眾需要更專業的環保服務,第三方治理有存在的必要。過去執法不到位,如果按照美國的排污許可證制度,則環境污染企業和政府部門將更有動力;

2)蘇伊士過去在中國做了很多PPP類型項目。比如上海化工區,處理后統一達標統一排放。第三方治理存在的一個較大的問題在于能否市場化,以及社會資本的準入條件。目前許多的央企和國企也在跨界進入第三方治理行業,雖然專業化程度較低,但有資源和資本優勢。政府思路正在逐漸從買工程向買效果轉變。

3)政府要做的主要分為三方面:法律方面明晰主體,誰污染誰治理到誰污染誰付費;規范方面,獨立和非獨立第三方自由競爭,價格機制準入條件,監督服務;政策層面:財稅補貼,投入成本增加后價格要同步提升。

4)曉清環保業務范圍涵蓋水、固廢、新能源。從工業廢水做起來,現在主要是BOT。固廢做資源化,一個縣每天三五百噸,運輸半徑50公里。民營企業需要謹慎拿單,不能像國企一樣低價競爭。

5)第三方治理企業要有社會自任感,必須專業化。環境治理是非常復雜的工程,環保企業需要從競爭中尋求合作。

6)對于民營企業來講,好的低成本技術非常適合做運營,小的技術型公司在這一點上具備優勢。

7、綠色信貸與環保金融服務

1)綠色金融發展迅速,2014年末全國綠色信貸余額7.59萬億元,同比增長超10%。

2)政策引領下體制機制優化(能效融資、赤道原則、碳交易)。創新驅動(能效項目貸款、排污權抵押貸款、碳金融、合同能源管理融資、林權質押貸款、國際碳保理融資),技術領先(專業能力建設不斷加強,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內部培訓),強強聯合(國際合作不斷提升)。

3)從事綠色金融較多的機構包括國際金融公司、世界銀行、德國復興開發銀行、法國開發署、亞洲開發銀行,浦發是國內唯一和上述銀行合作的金融機構。

4)項目實施PPP化。環保類PPP數量占比44%,投資額占比22%。浦發在總行層面成立PPP團隊,實現全國覆蓋。

5)多元化融資需求,期限、成本、方式。浦發今年在國內發了350億金融債,未來將投入綠色環保產業。

8、PPP發展之路

1)PPP發展是大勢所趨,形勢所迫。但由于環保的公益性強,缺乏完善的收費機制,PPP在發展起來仍存在一些困難,且個別地方政府對于PPP融資認識不全面;

2)創新投資回報機制是難點和核心。具體包括: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政府付費;產業鏈上下游項目整合(廠網一體、供排水一體),資源組合開發(土地旅游農業),區域項目打包等。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實現資源綜合利用;

3)加強項目儲備是提高項目質量的重要途徑。國家希望成熟度高、基礎條件好的項目盡快實施,而環境治理效果導向下較差的PPP項目關注少、難落地,因此政府的甲方思維決定了PPP項目的成敗;

編輯: 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袁理熱文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