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6-03-28 14:33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薛濤
但是拉登一直沒有出來活動,因為他比誰都清楚,美國人從來沒有放松對自己的抓捕:不僅有像 CIA 這樣專門的人在盯著情報,更重要的是,在他身邊隨時都可能出現“賞金獵人”。
“賞金獵人”是美國政府用來抓捕拉登而調動的民間力量。
只要你有專業的背景,比如當過警察,加入過特種部隊,或者在這些地區做過雇傭軍,那么你就有資格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通過審查即可獲得去抓拉登的許可。最好是父子倆或者兄弟倆一起,這樣成功的機率更大。
當時,美國給出的最高懸賞金額有 5000 萬。在抓拉登的過程中,所有的成本都由賞金獵人自己負擔,比如手銬、武器、機票、吃喝、服裝。一旦抓到目標,這一輩子就翻身了。
這個賞金調動起來的干勁真是大,在拉登可能藏身的地點,經常會有這樣的賞金獵人出沒。他們偽裝成本地人,分散小股活動,像狼一樣嗅覺非常靈敏,一旦有消息就過去探探。這些獵人對拉登的威脅反而更大,所以拉登更不敢隨便把消息走漏出來。
在抓捕拉登的過程中,賞金獵人和正規的特種部隊還起了矛盾,因為賞金獵人比部隊還積極,經常會打亂正規部隊的行動計劃。
于是,正規部隊就利用這一點,故意放一些假消息出去,讓賞金獵人去折騰,這樣一來,還能誤導恐怖組織以為自己沒有被注意到,因而放松警惕。
拉登最終是被海豹突擊隊干掉的,但在這十年中,賞金獵人在這一帶的出沒無疑給拉登制造了巨大的壓力,也給美國政府最后解決拉登的問題創造了重要的條件。
這是一個市場和政府共同行動的計劃。賞金獵人自掏腰包深入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恰好彌補了正規部隊的高成本和無法去到一些犄角旮旯地方的缺陷。
3
第三個故事,說的是戰爭中的私人企業。
在全球的武裝沖突、局部戰爭中,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一些私人企業的身影,市場越來越多地滲透到原來由國家武裝力量、政府權力、政府職能管轄的地方。
我第一次了解到這件事情,是在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在那一次戰爭中,很多人很詫異地發現,大量的美軍給養車隊,來自于私人的物流公司。
物流公司的效率根本不輸于部隊專業的汽車兵。私人的物流公司有專機,有衛星定位系統,有專業的司機。所以在海灣戰爭當中,他們負責了大量運輸軍需物資的工作,為軍隊提供后勤保障,包括一些技術保障和基地軍人的生活保障。
在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之后,美軍在伊拉克安排了一個行政長官,當地政府也選出了自己的政府高官。在這些官員、工程師、技術人員、特殊部門的周圍,活動著非常多的來自私人安保公司的保鏢。
最著名的私人安保公司就是黑水公司。雖然黑水公司因為誤殺了當地的民眾,最后在譴責聲中關門了,但是作為美國五角大樓的一個承包商,這個公司完成了很多政府不能完成或者不讓完成的特別任務。
這樣的私人安保公司現在也始終存在,而且在沖突熱點地區,他們生意格外好,成為推翻當地軍政府或反對派的重要力量。比如在近年打擊伊斯蘭國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雇傭軍,這些雇傭軍就是受雇于私人安保公司的武裝力量。
所以,地球上的沖突和戰爭也越來越多地變成代理人的戰爭,變成局部的沖突和小型戰爭。這樣就讓國家或區域間的利益紛爭可以在一個可控的、低烈度范圍內解決。
4
最后來講講我們國家打海盜的故事。
近幾年來,我們威武雄壯的海軍出行亞丁灣,保護了我們遠洋的貿易船隊——這樣的新聞總會令國人振奮。但是別忘了,除了海軍以外,其實更多防范和打擊海盜的工作是請國際上的安保公司來負責的。
這個市場有多大呢?在亞丁灣上海盜出沒最活躍的時候,我們國家的商船出行一趟要付給安保公司 8 萬美金。而中國一年跑去亞丁灣的商船,有幾千航次。
由于生意好,很多安保公司都來搶生意,發展到現在,每一艘商船上都配了專業的武裝安保人員,而且價格越來越低,到現在不足 3 萬一次。
對照來看,動用一次海軍大軍艦,對付只是幾條小舢板的海盜船,威風是威風,但是成本可能是幾十萬美金,跟收益實在不相匹配;倒不如再花個三五萬美金,每條船上請安保公司派幾個人,又有效、又簡單,成本也能大大降低。
5
顯然,市場能夠做的還有很多,只是我們今天并沒有完全意識到。仔細想一想,目前有很多政府在做的工作,或許可以換一個方式,通過市場也能做、而且會配合政府做得更好。
所以在當下,我們應該更多地研究社會管理如何改革,如何把一些政府職能交給市場、交給 NGO、交給市民老百姓自己。這樣一來,社會的秩序反而會變得更好,人們自由活動的空間也會更大,做事的效率也會提高。
當然,這所有的一切都依賴于一個有效的、公正的法治系統。其實社會不怕有沖突和矛盾,最怕的是決策的混亂和法治系統的不健全。我們要更多地相信市場,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要更多地相信法律,依法治理這個社會,依法來讓市場發揮作用,這才能讓社會可持續地、健康地發展。
編輯: 李曉佳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