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專欄 > 正文

【爭鳴】靠污水廠提標,就能拯救水環境?

時間: 2016-03-15 10:17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劉淑杰

自11月4日環保部發布新修訂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以來,業內討論熱烈。本文作者——深圳市清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劉淑杰和很多在污水治理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學習探討,結合大家在不同崗位、不同地域長期一線實踐經驗和工作認識,對該標準修訂征求意見稿產生了一些不同意見。本文為劉淑杰對意見稿的一些思考與見解,不代表中國水網觀點,期待廣大讀者投稿參與討論。

自2015年11月4日環保部發布了新修訂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以來,筆者和很多在污水治理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學習探討,結合大家在不同崗位、不同地域長期一線實踐經驗和工作認識,對該標準修訂征求意見稿存在諸多困惑,其中最無法理解和質疑的是在新增特別排放限值中規定了生態環境敏感區(涉及重點湖泊、重點水庫、近岸海域匯水區域)污水處理廠出水排放標準中懸浮物(SS)由原來的一級A中10mg/L進一步提高至5mg/L(見表1)。

表1.jpg

首先,從原理上講,懸浮物(SS)并不是我國此次提標急需要控制的關鍵污染物。

根據有關法規和技術資料,“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水污染防治法》第八章附則第九十一條)。 “水體污染指排入水體的污染物在數量上超過該物質在水體中的本底含量和水體的自凈能力,從而導致水體的物理、化學及衛生性質發生變化,使水體的生態系統和水體功能受到破壞。”(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根據上述定義,只有某種物質的介入導致水體化學、物理、生物等特性變化,結果為破壞水體功能的才稱之為水污染。我國目前要投入大量資金治理的河流、湖泊和水庫的污染問題,就是因為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水進入水體,造成了河流的黑臭,湖泊、水庫和近岸海域的富營養化等水體惡化問題,造成這些水體惡化的根本原因是有機污染(COD)、氮、磷污染、溶解氧偏低等,而不是懸浮物(SS)的影響。或許有人會說懸浮物造成COD量的改變, 但是根據COD定義:“在一定條件下,經重鉻酸鉀氧化處理時,水樣中的溶解性物質和懸浮物所消耗的重鉻酸鉀鹽相對應的氧的質量濃度。” (見GB11914-89),COD值已經包含了懸浮物(SS)的污染貢獻。由此可見,在COD已經限制到30mg/L以下、氨氮限制到1.5mg/L以下,總磷在0.3mg/L以下的時候,懸浮物(SS)根本不是水環境污染治理急需控制的關鍵污染物。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從一類水體到五類水體均沒有對懸浮物(SS)提出要求。所以,即使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自然水體,其低濃度的懸浮物(SS)也不會造成受納水體的污染。

其次,從該《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所引用文獻可以看出,國外發達國家均沒有對懸浮物(SS)做出如此嚴格的標準限制。

筆者直接摘取新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中的數據來說明。在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所列舉的數據中,把懸浮物作為標準的有法國、日本、美國等,最嚴格的是法國的深度處理TSS限制在20mg/L,日本集中式污水處理的懸浮物排放標準為40mg/L,美國二級污水處理TSS排放標準也不過是30mg/L(30天平均值),歐盟標準雖然對氮、磷排放要求較高。但對懸浮物(SS)的限制也僅僅是35mg/L。

再者,筆者認為突出提高懸浮物(SS)指標,會偏離本次標準修訂的目標,對特定技術的指向性明顯,妨礙技術創新,對促進城鎮污水廠污染治理技術進步不利。

本標準修訂稿前言部分明確定位:“為了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保護環境,防治污染,促進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治理技術的進步,制定本標準。”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國內外標準都表明低濃度懸浮物(SS)排入水體不應是造成水體惡化的原因,目前,我國保護水環境針對的目標污染主要是有機物(COD)、氮、磷及其他污染重金屬污染,這些指標在我國都制定了全世界最嚴格的排放限值,為了達到這個限值,我國的行業科研人員和一線工作人員也進行了不斷的探索研究,目前,也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在《北京市地方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一文指出,污水處理廠不同處理工藝對懸浮物的去除效果分別為:二級處理85~90 %, 出水可達到30 m g/L以下; 二級強化90~ 95 %, 出水可達到25 mg/L; 深度處理的去除率可達95 ~ 99 % ,出水5 ~10 mg/L, 如果經過膜處理,出水的懸浮物可達到檢不出的水平。從這里,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如果我們新標準把SS限值到5mg/L以下,無疑會給行業一個在全國大面積推廣膜處理工藝的信號,這會對其他新技術的創新和推廣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征求意見稿一出,行業不斷有報道說:“這將為我國MBR膜產業帶來巨大的應用空間。其中,帶內襯MBR膜技術的公司將明顯受益,為其發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12月2日,E20水網固廢網轉載了“多部委力推水安全創新工程,膜市場2020年有望破2500億元”的報道。

那么,膜處理工藝真的是適合于我們國家大面積采用的完美無缺的技術方式嗎?

筆者就從最常用的MBR工藝來講,MBR工藝是通過在生化反應過程加入膜過濾設備,通過膜過濾設備攔截微生物來提高微生物的數量,并通過膜過濾設備提高了分離效果從而達到出水水質優于傳統工藝的目的。這是MBR工藝的本質,MBR膜本身沒有任何污染物去除功能,它起到的就是物理過濾,是分離過程的強化,污染物的去除本質上還是靠微生物降解。  

12

編輯: 李曉佳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劉淑杰

高級工程師,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生態與環境保護實驗室主任,深圳環境微生物資源開發與應用工程實驗室主任,深圳市清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新型環境保護技術方向學科帶頭人,RPIR快速生化污水處理技術第一完成人,快速生化污水處理技術專家,深圳市領軍人才,深圳市閱讀推廣人,CCTV發現之旅<華商論見>欄目特邀嘉賓,2015引領行業創新發展杰出貢獻人物。

作者新文章

作者熱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