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6-02-01 15:26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傅濤
其實,環保會成為新的價值增量的起點,比如地下填埋場,土地的增量是價值的起點,再生水是價值的起點,污泥里蘊藏的能源、資源是價值的起點。往往我們作為一部分成本幫甲方搞定的時候,這些只是成本中心,一定是不追求極致的。但是如果你進入一個循環,成為下一個循環的原料,一個再生水廠不能隨便停工,當我們的水廠給電廠供電,一旦不及時他們就會有意見,這就要求我們的價值必須連續。所有的甲乙方關系,在新的循環下是共同創造價值的關系,并不是甲乙方的關系。從這個角度認知,環保最終會消亡,會和產業融合到一起,成為經濟循環的一個環節。
藍色共生的前提是極致化,如果某個環節沒有做到極致,一定不是價值的增長點,而是被社會良性循環的排異點。極致化,是我們藍色思維的前提。同時,生態循環必然是導向型的。目前,我們是控制到噸,污水處理、垃圾等等都是按噸賣,因為我們做得太粗放了。
水業的變革時代正在來臨,我們的甲方被公眾的反饋制衡,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
E20環境平臺15年來一直在推動產業變革,也希望變革可以發揮重大的作用。用一個IT人的話說,他認為未來中國最偉大的公司是環保公司,做無害化的公司,從來不是一個偉大的公司。但是當你打通了社會自然循環的節點,讓世界資源、能源重生的公司,一定是偉大的公司。
最后這是我們的口號,卓越同行,筑夢環境。
謝謝大家!
溫馨提醒:
本次論壇,E20環境平臺正在進行“第一現場?直播報道”,更多精彩內容可直接瀏覽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論壇專題直播網頁:http://zt.h2o-china.com/meeting/2015/shsypc/liveshow.php,或者關注E20水網固廢網微信公眾號(chinawaternet)“第一現場”欄目.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傅濤 時間:2015-9-11)
編輯: 李丹
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