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5-05-13 10:13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郝小軍
在“2025(第二十三屆)水業戰略論壇”上,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北京上善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郝小軍聚焦企業戰略中的并購議題進行精彩分享。他指出,環境產業新周期最明顯的特征是市場化集中的大趨勢已經來臨。在這種趨勢下,并購重組將成為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環境產業已經進入了相對成熟期,如今并購市場上低垂的果子少了,獲取高收益、邊界清晰的并購項目變得愈發困難。要不要并購?怎么開展并購?并購的方向在哪里?這是每個有增長或是有發展的企業所必須面臨的一個戰略考量。
“并購在行業中一直存在很多爭論,幾乎所有大公司都是通過并購成長起來的,這在很多行業都是一種普遍現象,然而并購容易整合難,并購成功率不高也是不爭的事實。”
在“2025(第二十三屆)水業戰略論壇”上,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北京上善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郝小軍聚焦企業戰略中的并購議題進行精彩分享。他指出,環境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并購的環境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如今并購市場上的優質機會越來越少,獲取高收益、邊界清晰的并購項目變得愈發困難。
郝小軍
01什么是一個好的并購戰略?
要不要并購?怎么開展并購?并購的方向在哪里?這是每個有增長或是有發展的企業所必須面臨的一個戰略考量。
并購領域中著名的“幾不可能三角”——即低風險、高收益和良好流動性三者難以兼得。但并購方往往希望實現這三個目標,這給并購相關人員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如何在現實約束下尋找突破口,成為并購決策中的核心難題。
并購“幾不可能三角”
什么是一個好的并購戰略?郝小軍指出,一流的并購戰略能夠做到戰略明晰、協同增價、風險可控、財務穩健,這要從四個方面來把握:首先,從產業周期來分析宏觀趨勢,從產業政策判斷入場時機,兩方面結合起來衡量“買得對不對”;其次,通過國際對標分析發展空間,通過并購標的分析資產質量,解決“買得貴不貴”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是并購中最核心且永恒的議題。
02并購戰略的四大評價維度
并購戰略的四個評價維度即:①從產業周期看趨勢;②從產業政策看時機;③從國際對標看發展;④從并購標的看質量。
首先從產業周期看趨勢。與投資密切相關的是大約十年一個輪回的投資周期,其中包括復蘇、繁榮、蕭條和衰退等階段。環境產業自2002年以來,大概每十年都會經歷這樣一個周期。每一個投資周期的盤整期都會發生很多有名的并購事件,例如在第一個周期中北控和中科成的合并促成了北控水務的成立;第二個周期則有國資入股中節能、東方園林、碧水源等案例。
在市場集中化趨勢下,當前產業并購是不是迎來新的并購時機?我們看到固廢板塊很活躍,在固廢處理領域出現了多個百億級別的并購案例,如中環裝備并購環境科技,瀚藍環境私有化粵豐環保。
如果把視角從2018年拉回到現在,中美經歷了從2018年開始至今的七年貿易戰后,結合股市表現來看,新的轉機或將出現,當下的資產低點,或許是最好的入場時機。
此外,近期資本動向顯示,自2016-2017年高峰后一度遠離環境產業的資金(包括險資等)重新表現出對該領域的興趣,尤其是對環保領域能提供穩定現金流的優質資產的關注。例如,中國水務獲泰康資產股權投資,深能環保引入國壽投、中保投、太平人壽等戰略投資者。
新的周期下,以央國企為代表,紛紛推出投資并購戰略,如中國水務、重慶水環和成都環投資本等企業均提出搭建環保投資運營和資本運作平臺。這些動態反映出在當前經濟周期背景下,環境產業中的并購活動及其潛在機遇。
再從產業政策看時機。從產業政策的角度來看,尤其是在資本層面,自2024年起國家和地方政府紛紛出臺鼓勵并購的政策,如中央層面的新國九條、創投十七條、并購六條,以及地方層面的上海股權三十二條、浙江市值管理九條和深圳并購重組行動方案等。這些政策推動了產業并購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并促進了產業協同和產業資產證券化。
編輯: 李丹
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北京上善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郝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