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4-10-21 10:52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薛濤
而國內咨詢界的大神之一,給華為做基本法的彭劍鋒老師,則已開始大量用禪來談管理創新的心法了:創新與中國禪——慧能的八大創造創新與啟示(收藏版) ??。(←請點擊相關閱讀)
更不用提當下王陽明的火熱。其實六祖的禪,陽明的心學,和老子的道,都是國學幾千年合流的智慧,尤其是入世修的觀點,那是異曲同工,當年的稻盛和夫就是憑借這些,在類似的時局下一舉成名的。要說最早關注道德經的,還是E20的傅濤老師對道德經的研究,遠遠走在了時代的前面,導致“上善若水”寫滿了E20辦公樓的每個角落。此處,又要再次感謝傅老師的支持,以及E20這份工作給我的機會,讓我早了上述這些大神們一年,寫出書來,否則他們的書出來,我可能未必再想動筆了。或者我在本書中,實現的將這部“萬經之王”打碎了重構出來屬于自己的思想體系的目標,難免會受到這些大神們的著作的影響,這對篤信不跪和“接化發”模式的我,也是遺憾的。(相關閱讀:薛濤:讀道德經的管理學體會——用“接化發”來讀書)
好友明華總調侃我的書不好讀,實在不能給人一個痛快的解法。但我估計等那些大神們寫出來,也不會有這么的美事兒。因為在當下,已經沒有了那么簡潔明快的破局機會。
孫明華總在2024水業戰略論壇上談到《道與得》這本書
我還是幸運的,之前遍查京東圖書,還沒有真正將道德經解讀和管理學實踐完美結合且深度交融的書籍在市。我寫解讀之時,只是曾經在前面不到一個月草草看過曾仕強老先生的一些解讀,繼“玄”的解字通關以后的后倆月,一通百通,也就不用再參閱他人的解釋。不受其他大神們的系統性影響來解這本書,對于我再次是一次幸運。我在第一版序言中曾說,年少時候錯過論語,工作生活各個方面真叫是起了個“大晚”。這次寫書,卻真是幸運的趕了個早集。
讀道德經的管理學體會-上 | 終始:玄-有無-做好人解讀32
沒有了火熱時代的順風車,自然《道與得》的熱度不能與PPP那本相比,PPP的書三年內歷經三印售罄,很快迎來了二版。這事兒還是讓我心中動了念,我的第二本書,也希望未來有個二版,同樣給自己的某一項研究,畫上一個美好的句號。在我去年夏天通宵達旦的拼了“中(年)”命,真的用三個月寫完了二十萬字,完成了上一個幾乎自不量力的FLAG(因一篇“奉”的熱文立下了花三個月成一本書)后的某日,我曾經對和我一起編書的八仙里的“毛毛”說,我要認真的把莊子、佛學、心學乃至西哲再讀幾年并編寫進去,可能至少還要三年。現在看,這第二個FLAG要完成的難度和時間,只大不小,只長不短。(相關閱讀:薛濤:讀《道德經》中的幾點管理學體會(一))
與作者一起參與創作的團隊巧合的是8個人(薛濤、谷林、全新麗、趙一鳴、郭永偉、毛茂喬、李曉佳、汪茵),大家戲稱這是“八仙”的組合,并請一鳴設計留下了這樣一張漫畫,放在了本書的前勒口處。
二、儒釋道的合流和帛書的意義
其實,二版多少也就算個執念,這本書一定稿,我就已經開始了修訂,那是真總覺得沒寫完善。對于莊子、佛學、心學乃至一些西哲、教育學和心理學的道理,在三個月里是囫圇吞棗的,對于道德經本身的理解,也還有很多淺薄之處。書成之后,我從傅佩榮大師開始,認真讀了一些道德經的本經解讀。當然道德經的解讀汗牛充棟,限于我的學習能力和時間限制,讀的也都是學術流中的普及版。我很高興的是,讀完之后(包括結合帛書版的解讀)再回頭看,就我明確的目標(管理三對和認知三格)出發,我自己對道德經解讀中自己“民科”般構造的系統(人書金字塔、陰陽全譜論等)依然立得住足,尤其是限定于在我定位的上述目標的前提下,運用到管理和認知,不糾纏于學術,不癡迷于玄學,還與一些作者頗找到不少共識。
注:在本書的序言中介紹,“個人成長和組織成長,個人戰略和組織戰略,個人管理和組織管理”被作者概括為“管理三對”。(相關閱讀:薛濤自序:解析管理之“道”與認知之“得”)
作者對“認知三格”下的定義:認知=價值觀(格)+思維能力(格)+創新力(破格),認知就是“格”在人世間的反復過程。(相關閱讀:薛濤:讀《道德經》中的幾點管理學體會(一))
編輯: 李丹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沈陽工業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體污染治理工程技術應用中心村鎮水生態環境治理領域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環境部“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特聘顧問。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天津創業環保、碧水源、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
出版書籍有《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和《薛濤解析管理之道與認知之得》,其中,《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出版,2021年11月再版;《薛濤解析管理之道與認知之得》2024年7月出版。
主要工作成果包括英國全球繁榮基金全國水務PPP示范項目典型案例研究 、城市水務市場化改革的進展與政策建議研究、貴陽南明河綜合整治(BOT+TOT)項目(北控水務) 、財政部第二批示范項目世行貸款寧波廚余PPP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