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3-10-18 09:30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傅濤
一是二十大報告中,提及公共服務的“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二十大之后,公共服務領域投資拉動的動力變小,政府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放手放腳,隱性債務成為了行業關注的重點。同時環境產業已經觸碰到了公共服務的天花板,基礎服務高收益時代正在過去。
與此同時,全世界范圍的政治意識形態都在發生變化,有的表現為民粹主義的風行,像中國表現為以人民為中心,這導致了公益服務的公益化趨勢,各國都是如此,公共服務越來越便宜。傅濤表示,所有強制性標準所推動的服務都是紅線服務、底線服務,最基礎的公共服務,只要是最基礎的公共服務都有調價難的問題。在這樣政治經濟學的基本邏輯下,供水行業收益率比11年前更低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很容易轉嫁各種責任到供水企業,然而,供水企業有剛性的支出和基本的責任,不應成為可以隨便捏的橡膠棒。
在任職發改委水價改革顧問時,傅濤曾提出支點理論,在支點理論中,供水企業經過成本監審后,應成為水價的一個支點,在翹翹板兩頭,一邊是政府財政,另一邊是公共價格——政府公共價格補貼高,百姓的水價壓力就低,反之百姓為水價付出多,政府財政壓力就低。
供水企業的責任是確保基礎公共服務的安全穩定可靠,剛性成本一經發生,費用要么老百姓出,要么政府補貼出,沒有第三個來源。供水企業絕不是,也沒有資格成為任何一方價格調整的對立面,價格調整既不是供水企業的虧損,也不是供水企業要向百姓或者政府財政轉嫁成本。
第二是《兩山經濟》的層級理論。
傅濤在《兩山經濟》中,總結歸納了生態文明視角下的五個社會價值規律的理論,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層次循環理論(詳情點擊:傅濤:生態價值實現路徑要遵循新的價值規律)。層級理論中,社會經濟被價值對價和商業動能因素影響,被分成各種價值層級,每個產業在經濟里頭的活動被分配了不同的收益率。塔尖的層級是價值的創造,其次是金融、地產、工業。
自然生態、水與人類生存發展最為息息相關,但屬于被政治束縛的產業,涉及到人民生活的穩定,不可能實現高收益率,因此處于價值鏈的底端,是需要政府稅收支付的地平線以下部分。傅濤指出,基礎服務在行業中“極其重要,又賺不到錢”——不做基礎供水的企業不是真水務企業,但是只做供水基礎服務的水務企業一定是苦行僧,不可能獲得很好的經濟報表。
這樣的背景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產業的迷失,傅濤指出,在缺乏產業化邊界的情況下去推動市場化,帶來的只有項目化、勞務化、 低質低價、調價滯后的惡果,比如在某種程度上,供水企業成為了營商環境建設的犧牲品。
如今,政治因素和社會因素對供水行業影響越來越大,因此,供水產業要想突破產業瓶頸,不能完全期望于公共價格的調整。
用產業標尺,重新定義供水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供水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有兩把標尺,一是高質量的行業標尺,即提高基礎服務水平。傅濤指出,在基礎服務中,首當其沖應該瞄準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批準發布的97項重要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然而傅濤強調,標準的提高是行業標準,并不是產業標尺,高質量的產業標尺,是滿足用戶美好需求。
供水行業要定義美好,如果不去定義美好,行業將永遠停留在基礎上,找不到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最終成為一個偉大而不強大的行業。傅濤用大學食堂舉例,曾經大學食堂不充足,國家招聘社會力量來進行市場化改革,在短時間內讓大學食堂普及,讓所有學生吃得起飯,因此要限價競爭性價比。現在國家進入到小康社會,大學食堂都建滿了,企業要把利潤做大,需要在大鍋飯的基礎上到二樓做精品小炒。
供水行業要進入高階發展,也是要大膽的從一樓起步,向二樓、三樓業務發展,伴隨著的就是行業的產品服務都要有高標準。
03發現供水行業價值,并用高標準定義高價值
滿足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服務,解決得是溫飽,基礎供水恰恰是溫飽中的溫飽,我們需要重新定義供水行業能給用戶帶來的美好,并圍繞此去進行產業和服務的升級,才能真正稱之為高質量的服務。
水務行業高質量最核心的表征是服務的產品化
基于此,傅濤指出,定義高質量供水服務產品的著力點,應該在公共服務之后,在強制性國標之上。應該用高標準去定義高價值,去重新定義用戶場景,并將服務連鎖化經營,使其有標準、擁有擴張邏輯的體系,成為服務產品。
如過去酒店缺乏服務標準,所有的酒店都是招待所,服務標準都是基礎的安全衛生,在更高的服務維度之上,形成了香格里拉、皇冠假日、迪士尼等知名品牌。這些品牌有更多服務的追求,更多對于美好的定義,一個沒有服務標準的行業是很悲觀的,服務產品化同樣會拉開供水服務的維度,決定了行業是否能從水質水量維度中走向價值中心的核心。
如何去定義高質量的產品?傅濤認為,應該在特定用戶的特定場景中,去發現價值。供水行業要以大眾服務為基礎,挖掘小眾服務。
供水行業高質量服務產品的場景有很多,傅濤舉例,如住在別墅的群體對于泳池、園藝、養魚等用水存在困惑,別墅服務套餐能夠滿足這些需求;如在北方的一些小區,經常發生停水,高保障服務套餐能夠提供自備水,讓用戶遠離停水的困擾;如人們對于更健康用水、茶藝水的需求,可以提供分質分區用水套餐;尤其對于工業用水硬度、用水指標的不同需求,特定工業用水套餐可以很好的滿足工業對水質的不同要求;又如E20圈層成員企業——金科環境,在2023年推出的產品化產品“新水島”,用雙膜法將一級A出水處理成高純水,提供給PCD、芯片廠這種有高質量用水需求客戶(詳情點擊:創造一個再生水的新市場,金科環境“新水島?”發布),實現了污水處理企業到供水領域的延伸,滿足了一定小眾群體客戶的特殊場景需求。
編輯: 李丹
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