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0-08-28 15:09
來源: 中國固廢網
作者: 丁寧整理
從市場競爭主體角度看,除了傳統環衛服務企業(包括市場化環衛企業以及改制環衛企業等),環衛裝備制造企業、市政綠化服務企業、物業保潔服務企業以及環保投資運營企業均在環衛市場化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其中,物業保潔服務企業是最早進入環衛清掃保潔服務的一支重要競爭主體,玉禾田就是其中的代表企業之一,此類企業進入環衛領域是順其自然的橫向一體化發展,甚至于形成戰略轉移,將環衛服務變為主營業務。E20研究院對2020年上半年環衛市場的主體參與者來源進行了分析,本身市場化環衛企業占比最高,物業、保潔企業位居第二,可見物業類企業進入環衛行業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
從物業走向環衛,是業務范圍從居民生活區走向城市服務區,服務內容基本相似:物業服務中的保潔服務,其服務內容與環衛的清掃保潔業務內容重疊程度較高;而部分物業的服務內容也包括將服務范圍內的垃圾(不限于生活垃圾)收運至環衛管理部門指定的地點(一般為垃圾樓或中轉站),與環衛的垃圾收運業務內容極為相似。因此物業企業進入環衛市場是由垃圾產生環節(小區內)向垃圾的流轉環節拓展,屬于縱向擴張,主要參與的是前端垃圾分類及中端環衛服務項目。
雖然業務內容相似,但商業模式卻不盡相同,因此也存在不確定性。
首先是服務對象的不同。物業服務的對象(用戶群體)為小區業主或樓宇單位(含學校、單位等),也就是說其主要商業模式為toC或toB的模式,由使用者付費。而環衛業務(無論是否市場化)則主要面向城市政府環境衛生管理部門,因此主要商業模式為toG的模式,由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資金來源為政府付費(財政預算)。不同的商業模式其項目開發、運營、管理以及企業發展路徑均有所區別。
其次是服務場景的不同。物業服務的場景多為封閉環境,如小區、樓宇、學校等。封閉的環境意味著管理難度相對較低,用戶需求相對固定,可以通過標準化的作業模式及評價體系進行管理。同時,封閉的環境帶來的另一方面則是使用者群體相對固定,用戶感知易于培養,但維系則對服務質量的持續提高有較高要求。相反環衛服務的場景多為開放環境,如街面、路面等。開放的環境使得管理難度較高,較難制定標準化的作業模式及評價體系。另外,開放的環境也使得使用者群體流動性較大,用戶感知主要靠“第一印象”,對服務質量的要求極高。環衛服務相對開放的服務場景也意味著服務邊界不如物業服務般清晰,也給管理帶來更大難度。環衛服務普遍服務范圍較大,服務人員也較物業服務更多。綜合來看,服務場景的不同帶來管理難度的差異。
當然,此處僅就物業的環境衛生管理業務與環衛服務進行直接對比,物業仍有諸多其他日常管理、維修服務等與環衛服務性質相差較遠的服務內容。物業服務的綜合管理能力較強,但僅就環境衛生管理一項來看,由封閉場景擴展至開放場景則需要更高的管理能力。因此,物業企業涉足環衛在規模較小的范圍內較易,但一旦形成一定規模,便面臨著管理體系的系統化變革,存在一定難度。物業企業戰略延伸到環衛市場化仍將面臨巨大挑戰。
E20研究院對2020年1~6月環衛項目中標情況進行分析(參考閱讀:環衛影響力企業業績榜半年盤點,盈峰中聯領跑北控緊隨),E20研究院研究發現,2020年上半年,環衛市場化服務項目中,由物業公司中標的項目數量約占到整體的20%,涉及物業公司的數量約為800家。其中不乏有碧桂園生活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保利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物業龍頭的身影。
什么樣的物業公司進入環衛可能更具有優勢?換句話說,作為環衛公司,什么樣的物業公司會對環衛行業會產生更多的影響?(參考閱讀:物業進軍環衛市場,對市場化環衛企業沖擊幾何?)潘功指出,區域型物業公司借助區域性優勢拿到一些本地區域內的較小規模環衛服務項目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和成功率,但他們域外的擴張能力則相對較弱(參考閱讀:物業進軍環衛!河北一物業公司中標邯鄲環衛一體化項目)。相比而言,大名鼎鼎的碧桂園、保利、金地、綠城,這些房產集團旗下的物業公司,依托于遍布全國的房產項目,則更具有域外擴張能力,甚至全國布局環衛服務業務的能力。此類物業公司將是環衛市場化項目的有力競爭者,在成功完成0-1后,很有可能單獨成立環衛服務公司,而不是以物業公司的環衛服務板塊活動于市場中。
相關閱讀
然而,作為輕資產行業,環衛項目的競爭對資金實力的要求并不算太大,是否具備相應的服務能力是競標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物業服務行業也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其人工成本占據成本的絕大部分比例,但人員管理規模遠遠不及環衛服務行業。商業模式上的差別,以及管理規模上的差別,讓大型房產集團下的物業服務公司進入環衛服務領域也不具備壓倒性的優勢。潘功強調,在環衛項目的競爭中,傳統環衛服務公司有明顯的管理經驗和服務優勢,行業應理性看待物業等公司的進入。當然,并不能簡單的將物業公司進軍環衛看做是外來野蠻人,物業公司業務由居民生活區向城市服務區的擴張是由來已久的,是必然趨勢,依托于大型房產集團的物業公司將會是環衛市場化競爭的又一生力軍。
編輯: 趙凡
博士,E20研究院固廢產業研究中心負責人、首席行業分析師。英國萊斯特大學環境生態學博士,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環境生態學碩士,研究領域涵蓋全球氣候變化、碳通量、土壤生態學、水文地理學及生態評價。目前專注于環境產業市場趨勢、國際動態、技術發展、商業模式等相關領域的行業分析,曾參與南水北調等多個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主持世界銀行IFC危險廢棄物市場調查項目、英國環境食物及農村事務部歐盟聯合科技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