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09-10 11:06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傅濤
靠工業文明創造價值不屬于類黃山的城市。這類城市必須走另外一條致富的路——生態文明,利用勞動來鏈接自然循環的價值。
3.堅持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的創新
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受政策的傾斜,完全有資格也有能力創新。傅濤認為,創新與違規的區別,就在于初心是否以人民為出發點,是否為人民謀福利。
如果與黨和人民不一致,那就是違規,做的再好,結局都是錯的。要打造示范城市,完全可以在政策上踏出一步,因為國家給了條件和政策,國家希望新時代下的行政體制、制度有一定的突破,需要選擇好突破點,構架一個綠色消費體系,不僅僅是綠色產品。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再小的事對于我來說都是天大的事”,這也就不難理解河長制、廁所改革、垃圾分類等的快速推進。這提示企業和各地方政府在項目的策劃上,要切中人民關心的話題,在機制層面進行突破。一個點上做高,才有通道,才能站在更高的臺階上。
傅濤也建議,參與長江大保護的政府和企業,要注重宣傳工作的推進,好的經驗和案例需要不斷的推廣和曝光,才會被更好的復制和學習。
相關鏈接
編輯: 趙凡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 、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